• 协会概况
  • 协会动态
  • 深度报道
  • 资讯
  • 信息部
  • 会员部
  • 培训部
  • 会展部
  • 专委会
  • 数据中心
  • 当前位置协会首页 > 信息部 > 百县 >

    全国特色产茶县:福建武夷山市(9)

    时间:2009-11-23 08:52 来源:中茶协 作者:ctma 点击:

      申报“武夷山大红袍”为中国驰名商标;茶企业规范使用“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成立武夷山大红袍会员协会。加快建设高标准生态有机茶示范基地和申报认证。规划建设茶叶现代科技服务中心;争取中央预算内种子工程投资项目建设良种繁育基地。继续实施茶旅联销模式,增强营销实效,在大中城市建立扩展大红袍一条街、推广中心、会员店等营销体系。鼓励引导开发涉茶新产品,推进茶叶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大力引进茶食品、茶工艺、茶保健等茶叶深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申报绿色原料基地市。继续做好以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为主体代表中国乌龙茶制作技艺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作,使武夷山继获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后再获第三块世界遗产金牌。

      单位地址:福建省武夷山市平安大厦四楼;单位电话:0599—5316989;

      传真:5316989;信箱:福建省武夷山市平安大厦四楼;邮编354300;

      单位网址:Cyj.wuyishan.gov.cn;电子邮箱 wuyishanyeyuangao@163.com。

      (二)星村镇

      星村镇位于武夷山市西南部,距武夷山市区、火车站、航站分别为20、18、16公里,与建阳、光泽、江西铅山三县接壤,交通十分便捷。地域面积686.7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7万人,流动人口5000多人,年入(过)境游客350多万人次,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4.3亿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630元、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807元。旅游资源丰富,有宾馆酒店10多家,其中星级宾馆3家。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茶、竹、烟等农业产业及旅游服务业较发达,是中国茶乡所在地、武夷山市产茶大镇、旅游重镇。元至大四年(1311)此处置巡检镇。明洪武初改设巡检司。嘉靖时称星村市。清代曾一度设分县于此。民国期间置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成立区、乡苏维埃政府。镇所辖的田头自然村曾为中共建阳县委所在地。程墩、桐木有多处革命基点村,是革命老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星村设乡,1958年9月成立红旗公社,1960年称为星村公社。1984年改星村乡。1985年8月撤乡改为建制镇。全镇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22个自然村,土地面积68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9920亩。境内拥有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三颗璀璨明珠,有“大峡谷生态漂流”、“桐木溪生态漂流”、玉龙谷、莲花山生态旅游等景观,是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地”的核心区。也是武夷山九曲溪发源地,游客游览九曲溪风光起点码头所在地。这里有被称为华东大陆的屋脊黄岗山,海拔2158米,还拥有我国东南大陆现存面积最大,保留最完整的中亚热带生态系统,素有“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之称。星村镇政府高度重视各种环境建设,极力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形成了良好的商业诚信氛围;注重人文环境的创设,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发展先进的文化事业;加大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治环境,同时,加大对流通业、服务业的引导、扶持和监管力度,为星村镇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和谐的基础。

      (三)武夷街道办

      武夷街道办位于武夷山市中南部,东连上梅乡,南靠兴田镇,西与星村镇接壤,北和洋庄乡毗邻。崇阳溪纵贯南北,与东面梅溪,北面黄柏溪在角亭村合流,注入崇阳溪。与武夷山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国家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和旗山民营工业园区相毗邻,101省道和横南铁路贯穿境内。辖区内地势较平缓,三分之二属丘陵地带,最高山峰芦峰,海拔927米。武夷街道办名沿袭古代,但辖区略有变化。民国29年曾列为实验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划归第一区,1954年乡建制撤销,与城关地区合并列入第一区(城关区)。1956年与兴田合并为赤石区。1958年撤区成立曙光人民公社,1962年改为武夷人民公社,1984年为武夷乡,2003年元旦,改建制为武夷街道办事处。现辖12个行政村和120个自然村、16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34平方公里,人口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万人,水田2.7万亩,林地22万亩,是一个集旅游经济和农业经济为一体的乡街道。武夷街道办地处武夷山风景区的中心,旅游业发展较快。武夷山中国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武夷山支社都设在境内。著名的景区天游峰、大王峰、玉女峰、鹰嘴岩、水帘侗、慧苑等也在乡辖区之内。旅游经济蓬勃发展,包括国营宾馆、中外合资宾馆等共50余家,已在三姑、兰汤两个自然村发展两个宾馆群和旅游服务商店群。武夷街道是武夷岩茶的主要产地。茶中之王“大红袍”的原始母本就在天心村九龙窠。现有茶园17000亩,肉桂、水仙为出口创汇的名优产品。生产的武夷岩茶年出口创汇500多万元。武夷街道办的文化教育事业发达,乡办中学1所,小学12所,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10所,17个医疗网点。武夷街道办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有老革命基点村58个,民国31年6月17日,震撼全国的赤石暴动就发生在赤石河的渡口。赤石暴动烈士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心岩茶村地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部位,有14个村民小组,1488人,山地面积50平方公里,全部在景区内,水田面积267亩,人均不到2分;茶园面积4500多亩,人均3亩多。村民世代以茶为业。随着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世界双遗产地的成功申报,天心村虽拥有景区2/3以上的山地面积,且有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但茶园面积却不能扩大丝毫,只能在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和附加值上做文章。为弘扬武夷茶文化,提高茶农的组织化程度,拓展岩茶销路,武夷镇茶协会于2000年与武夷镇政府、天心村三家共同承办了第二届武夷山市茶王赛。2001年发起举办民间斗茶赛活动,进一步宣传武夷岩茶,互相促进提高做茶技术。岩茶协会除积极举办本地茶事活动外,还积极参与全国各地的茶事活动。从2000年至今,先后参加了杭州茶博会、厦门茶博会、广州茶文化节、西安春交会、国际无我茶会、福州3.15博览会,以及深圳、上海、济南、北京等各地的茶事活动,积极宣传武夷茶文化,拓展岩茶销路,提高岩茶市场份额和价位,提高岩茶经济效益,使广大茶农、茶人受益。三年来,天心村岩茶总产量从600吨增加到800吨,提高33.3%;亩产从65斤增加到85斤,提高了30.3%;毛茶平均价从21元/斤增加到26元/斤,提高了23.8%;从茶叶中增收190万元,人均增收1274元;农残检出率从47%下降到12%,无超标出现,奠定了天心村武夷岩茶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发展基础,也带动全市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茶业2万亩。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6)
    60%
    踩一下
    (4)
    40%
    ------分隔线----------------------------

    图片报道

    >>更多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手机版 | 大事记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留言 | 网站地图 | 协会帐号 | 诚聘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