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会概况
  • 协会动态
  • 深度报道
  • 资讯
  • 信息部
  • 会员部
  • 培训部
  • 会展部
  • 专委会
  • 数据中心
  • 当前位置协会首页 > 信息部 > 百县 >

    全国特色产茶县:福建武夷山市(4)

    时间:2009-11-23 08:52 来源:中茶协 作者:ctma 点击:

      二、武夷山茶叶种植加工

      (一)武夷山市茶叶主要品种

      武夷山产茶历史悠久,茶种资源特别丰富。原产于武夷山的茶树品种称为武夷菜茶,是一个极优良的中小叶茶树代表种群,由于长期的自然杂交和人为选育,使“菜茶”形成了许多形态及品质特征等各异的茶叶名丛(品种)。据林馥泉1943年的调查结果,武夷山有名丛(品种)千余种,仅当时武夷慧苑岩茶厂就记录了茶树花名280种。新中国成立后,经我市几代茶叶科技工作的辛勤工作,现在还较好地保存了70多个名丛(品种)。在现代茶叶品种科研上,科技工作者多年反复对大红袍进行无性繁育实验,于20世纪80年代初获得成功,1995年经省科委鉴定,确认其保持了母树大红袍的特征,现广为种植,成为了武夷山当家品种。武夷肉桂也繁育成功,品质优异,也成为武夷山的当家品种。

      国家级品种:A、武夷水仙 B、黄旦 C、毛蟹 D、梅占

      福建省级品种:A、肉桂 B、佛手 C、丹桂

      地方品种:A、矮脚乌龙 B、武夷菜茶

      武夷十大名丛:A、大红袍 B、铁罗汉 C、白鸡冠 D、水金龟

      E、半天妖 F、白牡丹 G、金桂 H、金锁匙 I、北斗 J、白瑞香

      (二) 武夷山茶园管理

      茶园管理应根据茶园立地条件,茶树生长规律和生育特点,采用科学的适宜岩茶特点的茶园管理措施,以达优质、高产、稳产之目的。幼龄茶园的管理,指苗木定植到正式投产时止的茶园。

      1、保全苗 保证每亩种植数,是茶园丰产的前提。

      (1)抗旱保苗,幼苗期吸水弱,易受旱,必须勤浇水,铺草覆盖等措施,争取保全苗。

      (2)浅耕除草,离茶基部5厘米外浅耕5—7厘米。

      2、增肥改土

      (1)行间深翻,扩穴改土茶苗定植后的第二、三年,每年秋季在行间深耕达40厘米以上。在茶行两侧轮换进行,翻耕结合施有机肥,引导茶根向深处和远处伸展。

      (2)施肥 幼龄茶树在三要素含量上成龄茶树比率为3:1:1或3:2:1,幼龄茶树为2:1:1。

      (3)施肥方法

      ①追肥:时间为各茶季采摘前一个月,各季施肥量占总施肥量的百分比是春、夏、秋分别是50:20:30。方法离根茎部15—45厘米处挖条形沟,深10厘米,施后覆土。

      ②基肥:隔2—3年施一次,基肥宜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

      3、树冠培育 在良好土肥条件下,通过合理的定型修剪结合,打顶轻采,定植后2-3年就能获得粗壮的骨干枝和一定采摘面的树冠。

      (1)定型修剪:程序一般在定植后一足龄(管理优良的也可在定植后半年),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剪口离地面20-25厘米。第一次定剪后,间隔半年或一年分别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每次定剪均在上一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20厘米。定剪方法以平剪为好。

      (2)打顶轻采:在定型修剪后,茶树的骨干枝,高幅度都有良好基础,便可适当进行合理的打顶轻采。但强调“以养为主,以采为辅”原则。切实掌握“采大养小,采高留低,打顶护侧“的方法,以达到抑制顶端生长势,保证树冠不断扩大的目的。

      (三)武夷岩茶的加工制作

      在决定岩茶品质的三大条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制作工艺。武夷岩茶制法是在炒青绿茶、小种红茶制作的基础上,承前启后,一脉相承,又不断创新和发展起来的。它取绿茶、红茶制法之精华,又摒弃不科学的技术措施,岩茶的创制技术日臻完善,“成为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无与伦比”。武夷岩茶的加工制作工艺分初制工艺和精制工艺两大部分。

      Ⅰ 岩茶初制工序繁多,工艺细致,初制工艺主要包括采青、萎凋、做青(摇青)、杀青、揉捻、烘干等六道工艺。

      1、采青。春茶一般在谷雨后开采至立夏后七天左右结束。夏茶在夏至前后,秋茶在立秋后采摘。采摘的嫩度对岩茶质量影响颇大。过嫩则成茶香气偏低,滋味较苦涩;过老则味淡香粗,成茶正品率低。及时采是宝,过时采是草。标准采法是“三叶半开面”,即顶端驻茶开一半,以下三叶全展开时采最好。在运送过程中,要保护鲜叶的新鲜,特别是要保护鲜叶的完整性,尽量避免折断、损伤、散叶等不利提高品质的现象发生。

      (1)茶青标准:武夷岩茶要求茶青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较完熟,无叶面水、无破埙、新鲜、均匀一致。武夷岩茶要求的最佳采摘标准为三叶半开面。

      (2)采摘时间:茶叶开采期主要由茶树品种、当年气候、山场位置和茶园管理措施等因素决定,武夷山现有主栽品种的春茶采摘期约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

      (3)采摘方式:有人工和机械两种方式。人工采摘需人员多,成本高,管理难度大。机械采摘省劳工、成本低、速度快、效率高,适宜大面积标准化管理的茶园使用。机采连续使用2-3年后则茶青质量比人工采摘的更好,是未来大生产的主要方式。但长期连续采用机采会使茶树芽梢多而瘦小,干茶外形变细而欠肥壮,影响茶青外观质量,可用人工采摘和机械采摘交替使用来防止该项缺陷。

      (4)茶青储运:茶青采下后应及时运达加工厂进入下道萎凋工艺。

      2、萎凋是指茶青失水变软的过程。有日光萎凋和加温萎凋(雨天则用加温萎凋)。它是形成岩茶香味的基础。萎凋的过程是鲜叶生理失水的过程,要恰到好处。失水过多则成“死叶”,水分散发不够,则影响做青。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6)
    60%
    踩一下
    (4)
    40%
    ------分隔线----------------------------

    图片报道

    >>更多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手机版 | 大事记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留言 | 网站地图 | 协会帐号 | 诚聘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