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物产资源丰富,是我国江南著名的粮区、林区、茶叶产区。武夷山市是国家“七五”二期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全市现有耕地30万亩,粮食产量达15.2万吨,粮食商品率达35%,是福建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9.2%,拥有林业用地318.2万亩,其中有林地296.96万亩,竹林面积55.3万亩,1997年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称号。武夷岩茶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已有1000多年历史,以独具岩韵而享誉中外,早在十七世纪即远销欧美。名丛“肉桂”茶自80年代以来连续6次蝉联国家名茶、金奖等殊荣,茶王“大红袍”更是世间极品。全市现有茶园20万亩,年产茶12000吨,半数以上出口外销。全市拥有各类花卉资源近130种。已探明的矿产有钨、铁、钼、水晶、花岗岩、煤等30多种。以竹、木、加工为主的旅游系列工艺品,倍受中外游人的青睐。
武夷山旅游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发展旅游经济具有广阔前景。武夷山丰富的自然景观、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使武夷山日益成为中外旅游者的主要选择地之一。武夷山有着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大小宾馆有 300多家,其中星级宾馆100多家。五星级酒店2家,四星级宾馆7家,三星级宾馆25家,二星级宾馆50多家。全市旅行社68家,年接待1万人以上的旅行社达41家。交通条件便捷,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交通网络。全市现有餐饮、娱乐服务业千家、供水供电、通讯广电、旅游购物、园林绿化、环保环卫、文化娱乐、“数字武夷”等旅游城市的功能设施完善,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完善的旅游服务网络,发展茶业旅游经济具有广阔前景。
(二)武夷山市茶区简史
茶业是我市的传统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全市茶园面积达20万亩,其中采摘面积14万亩,无公害茶园面积19.1万亩,绿色食品茶面积7.6万亩,有机茶面积1.3万亩。总产量12000吨,其中茶叶出口量4850吨,出口额21170万元,占福建省乌龙茶出口的19.67%。茶叶总产值8.05亿元,其中:毛茶总产值达1.95亿元,商品茶产值达6.1亿元。全市涉茶人员达5万余人,茶企业有305家(在工商部门注册255家),在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的有145家;通过QS认证的有127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级龙头企业1个、南平市级龙头企业1个。注册茶业商标352个,其中省著名商标6个,市知名商标26个,茶叶加工作坊769家,在全国各地建立武夷山大红袍推广中心8个,有会员店36家,武夷岩茶全国销售网点3600多个。
武夷山素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是茶业界公认的茶叶品种发源地,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形成了武夷山特有的武夷名丛,极大地丰富了茶树种质资源的内涵,成为名符其实的茶树种质基因库,中茶所等茶叶研究部门相续从市茶科所引过武夷名丛的种质,作为研究和育种的材料。
武夷山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是武夷山“双世遗”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乌龙茶和红茶两个茶类的发源地,武夷山茶文化在茶业的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武夷岩茶大红袍手工制作技艺已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正在向联合国申报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依托茶业产业发展,开展各种茶赛(事)活动,积极培育有武夷特色茶文化,茶旅整合营销,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武夷茶的传说,最早的文字记载则见之于唐朝孙樵(约825—885年)写的《送茶与焦刑部书》:“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孙樵在这封信中,把出产在“丹山碧水之乡”的茶,用拟人化的笔法,美称为“晚甘侯”。“晚甘”,甘香浓馥,美味无穷之意;“侯”即尊称。“碧水丹山”是南北朝浦城县令江淹对武夷山的赞语。当时崇安尚未建县属于建阳县管辖,故信中称:“建阳丹山碧水”,因此说孙樵所送的茶为武夷山所产。由此可见,武夷茶在当时已作为馈赠珍品。从这以后,“晚甘侯”便成为武夷茶最早的茶名了。此外,唐代进士徐夤在《谢尚书惠蜡面茶》诗中写道:“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宋代是武夷茶兴盛时期。由于崇安县的建立(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名声渐大,加之朝廷迁都临安(即今杭州),文人墨客、达官显宦、释家羽士纷至沓来,游山品茶,武夷茶的名气大盛。《崇安县新志》载:“其时的范仲淹、欧阳修、梅圣俞、苏轼、蔡襄、丁谓、朱熹等从而张之,武夷茶逐名天下。”苏轼在咏茶诗中写道:“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说明武夷茶已成为贡品开始步入皇家宫室,享誉于朝廷。理学大师朱熹在寓居武夷山时,还新自携篓去茶园采茶,以此为乐事。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曾说过:“到了宋朝武夷茶似已走上了新兴之路”。
元代,朝廷为了监制贡茶,于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特地在武夷山四曲溪畔设置“御茶园”,创官焙局。据山志记载当时御茶园的建筑物极为巍峨、华丽,完全按照皇家的规格模式设计构建。年产贡茶多时达360斤,成了皇家深爱之品。御茶园到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才免进贡,前后经历255年,客观上扩展了武夷茶的名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