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会概况
  • 协会动态
  • 深度报道
  • 资讯
  • 信息部
  • 会员部
  • 培训部
  • 会展部
  • 专委会
  • 数据中心
  • 当前位置协会首页 > 信息部 > 百县 >

    全国特色产茶县:浙江省松阳县

    时间:2009-11-16 09:19 来源:中茶协 作者:ctma 点击:

      打造“一县一地”品牌 做大做强松阳茶产业

      松阳县人民政府

      松阳县地处浙南山区、瓯江上游,全县土地总面积1406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401个行政村,总人口23万人。境内群山连绵,山地广阔,盆地、丘陵、谷地、低中山构成多层次的地貌类型,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特征。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资源丰富的优越条件,为农业生产特别是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好山好水蕴育了好茶美茶名茶。松阳茶叶久负盛名,史载三国时期就盛产茶叶,唐代卯山仙茶被列为贡品。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曾作诗盛赞松阳茶“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何有?”。松阳茶叶在1929年首届西湖博览会上获金奖,2004年“松阳银猴” 荣登“浙江省十大名茶”榜,2007年“松阳银猴白茶”成为国务院紫光阁会议接待指定用茶。

      一、 发展现状

      近年来,松阳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着力培育茶叶这一农业支柱产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异军突起。2008年,松阳茶叶面积达10.5万亩,产量7150吨,产值3.93 亿元。浙南茶叶市场2008年茶叶交易量3万吨,交易额6.7亿元,连续几年位居全省之首。目前,全县农业产值三分之一来自茶叶,农民收入三分之一来自茶叶,全县人口三分之一从事茶叶。松阳县已确立了浙江茶乡、中国茶叶主要集散中心的地位,迈入全国产茶大县之列,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绿茶集散地”、“中国名茶之乡”和“浙江省茶叶强县” ;“松阳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浙南茶叶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茶产地市场,并成为丽水市唯一一家农业部定点市场。松阳正向“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中国绿茶集散地”的目标快步迈进。现将松阳近年茶产业发展概况综述如下:

      二、 主要措施

      (一)、依靠科技进步,夯实产业基础

      发挥茶叶生产优势,科技是关键。为此,松阳县委、县政府积极与中国茶科所、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促进了松阳茶叶新技术的引进和使用。这几年引进推广了无性系良种茶基地建设、优质高效茶叶生产、名优茶机械化加工、茶园病虫害无害化治理等一系列技术,促进了茶叶基础水平的全面提升。一是茶树良种化率逐年提高。经过规划布局,根据发展生态效益农业的要求,从茶树新品种引进、母本园基地建设、良种繁育、良种选育、良种基地开发等环节入手,大力推进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先后扩建了茶树良种繁育科技示范场,建立了茶树良种苗圃基地,实行高标准建园等措施,使茶树良种普及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发展良种基地的过程中我们做到三个坚持二个重视,即坚持统一规划、坚持全面推行双条密植、坚持山地开发和大田开发相结合;重视改造老茶园,结合改植换种,增加良种比例;重视良种合理搭配,根据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发展良种。近十年全县良种化建设进展迅速,平均每年以0.8万亩的速度递增,到2008年底松阳茶园面积10.5万亩,其中良种茶园面积9.71万亩,良种率达92.5%,无性良种茶园面积绝对数位居全省第一,基本实现了茶树良种化。2002年、2005年和2008年松阳三度被评为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并被授予浙江省良种茶之乡称号。二是茶类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在规模生产松阳银猴、银猴山兰、银猴龙剑等名茶的同时,成功开发银猴香茶生产,银猴香茶的规模生产促进了茶叶种植、加工、经营三者之间逐步分离,细化了产业分工,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提高了松阳茶业效益。三是名优茶机械化加工得到推广。随着松阳银猴系列名茶生产的兴起,名茶机械化加工步伐也稳步推进,机制名茶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名茶加工机械4820台,2008年机制名优茶产量6500吨,产值3.56亿元,分别占全县总产量的90.9%和总产值的90.6%。随着先进科技的推广,全县茶园培育、加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二)、发挥生态优势,促进可持续发展

      松阳所属的丽水市被称为“中国生态第一市”、“浙江绿谷”,优良的生态环境使所产茶叶具有先天的高品质。松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光热丰富,且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是茶叶一类适生区,茶叶上市时间比浙北地区早7-15天,具有发芽早、开采早、上市早的“三早”优势。围绕打造“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的目标,我们审时度势,依托“生态立县”战略的稳步实施,把茶产业作为生态农业的主导产业进行培育,始终将生态、品质优化作为产业提升的基础。根据国家无公害标准制定颁布了《松阳茶》省级地方标准,修改了《松阳银猴系列茶》地方农业标准和“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茶叶加工技术规程”等,在茶叶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全面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大力发展无公害茶、有机茶,推广应用茶叶全程清洁化生产技术。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展无公害茶、有机茶认证。在全县重点产茶乡镇建立“松阳银猴”标准化建设绿色农资专卖部,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力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在全市率先引进茶叶农残降解技术应用于生产,建立了全国首个绿茶质量安全全程监控关键技术示范基地1.05万亩,经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基地农残合格率达100%。目前全县通过无公害以上认证的茶园基地达5.1万亩,其中全县已获有机茶认证面积达2695亩。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3)
    75%
    踩一下
    (1)
    25%
    ------分隔线----------------------------

    图片报道

    >>更多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手机版 | 大事记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留言 | 网站地图 | 协会帐号 | 诚聘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