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加强文化建设,丰富产业内涵
有文化内涵的产业必定是有生命力的产业,我们历来高度重视实施文化兴茶战略,将茶产业由单一的种茶、加工和销售向茶文化研究、茶园观光、茶师培训等多元化方向发展。通过举办茶文化节、茶商大会、茶艺茶道表演等活动,丰富茶叶文化内涵,进一步培育茶叶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充分挖掘松阳茶叶的历史文化、名人文化,特别是叶法善、苏东坡、乾隆等历史名人与松阳茶叶结下不解之缘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松阳茶文化》一书,叫响“一千八百年历史文化名茶”的宣传口号。依托松阳“惟此桃花源”的优美自然生态风光,积极开展茶文化生态休闲游,启动了“百里茶乡、万亩现代茶叶观光示范园”项目建设,将饮茶品茶与休闲旅游、修身养性结合起来,使更多的人在松阳茶乡中“尽茶之真、发茶之善、明茶之美”。立足松阳茶叶发展特点和文化特色,举办形式多样的茶事活动, 2007年以来,松阳县先后举办了“松阳银猴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松阳银猴” 开茶节暨茶商大会等全国性的茶事活动,借国际国内茶文化组织之力,营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提高了松阳茶叶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结合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加大茶叶技术人才培育,打造千名“松阳茶师”劳务品牌,定期开展“种茶状元”、“采茶状元”、“制茶状元”评比活动,使茶农掌握先进、适用技术,有效提升茶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八)、重视政策扶持,推动产业发展
为了促使全县茶叶生产尽快走上产业化轨道,我们成立了茶叶产业化领导小组,并专门成立了科级的茶叶产业办公室。十几年来,在助推茶产业的发展上,根据不同的阶段特点,不断调整政策措施。2001年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良种茶基地建设、标准化建设; 2004年,把政策扶持重点放在初制茶厂优化改造、无公害建设和QS取证上; 2008年开始,拨出专款对县内外茶叶流通大户进行奖励,每年对松阳籍和外地籍各10名最大的茶叶经销商进行奖励。同时,农业、工商、质监、卫生、土管部门通力协作和有机配合,定期不定期的对全县农资经营点、茶叶加工厂、茶叶市场等进行执法检查,加快了茶叶产业化建设进程。
三、 今后思路
总体而言,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松阳茶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当前茶产业依然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竞争等众多压力,茶产业发展需要转型升级。根据茶产业今后发展的整体态势,我们将继续围绕两大目标,即打造“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和“中国绿茶集散地”这“一县一地”区域品牌;实现茶产业“四个转变”,即“扩量转向提质、粗散转向精深、内向转向外向、单一转向多元”;实施茶产业提升“五个一”工程,即“建立一万亩有机茶基地、组建一支松阳茶营销队伍、建成一个茶叶精深加工园、推出一条茶乡游精品路线、打造一个中国绿茶集散地”,促进茶叶增效、茶农增收、茶业发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