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何百年立顿敌不过十年蒙牛?
茶叶是古老的行业,产业链相当庞大。作为最好的饮品行业,茶叶的发展似乎远远慢于其他饮品。即使行业第一品牌立顿,这个经营了上百年的茶叶领军企业,依靠联合利华强大的营销网络,其全球的年销售额总额,也在30亿美元左右,而蒙牛牛奶只耕耘中国市场,其销售额近40亿美元。
按此说法,茶业不如乳业,是茶业本身太小?还是乳业的发展与整合更为高明?站在市尝消费需求角度来说,乳业经营的创新与整合,带来更多的机会,用比较的眼光来说,乳业传播中还需要普及为什么喝?人人喝茶反而是几千年的历史和共识,并不要传播,我们去饭店吃饭,大多被问及,喝什么茶?没有被问喝什么奶?这说明茶无处不在。但市尝经营却远逊于乳业的现代化。
再看看我们消费特点,买回一箱牛奶,可能天天喝,很快喝完了;买回一盒茶,却不一定天天喝,都是饮料,为什么有这样的差距,而且喝牛奶的历史,远远短过喝茶的历史,特别在中国,十多年前,喝牛奶更是一个朦胧的事情,十几年在中国的快速发展,现在产品遍及超级市场的各个角度。
立顿是世界茶业中的一颗明星,也是世界茶业品牌中唯一亮点,这也说明茶业需要更多的像立顿一样的品牌,立顿的成功代表着茶业的发展和思考可以更加立体化、可以更加现代化,立顿用一百年的历程告诉茶业,品牌是产业发展和提升最实在、最可行的方法,茶业中立顿百年的探索,在乳业中蒙牛只用了十年,作为一个新的行业,乳业的艰难从不亚于茶业,人们接受和消费观点,更超过了茶业,在本质上茶业、乳业有很多类似之处,他们都连接企业、市尝农民这三者之间,若把茶树比奶牛,应该说,动物跑出了火箭的速度,植物依然伫立在那里。蒙牛用十年时间取得了同样惊人的成绩,这些奇快的现象背后,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真理:不骂不醒,不破不立!
综合来说,茶业的发展有古老沉淀,这是优势,然而缺少现代的商品化,因此,产品、传播、销售以及整个行业的气象没有像乳业的火热,这也期待着更新、更强的力量加入进来,让古老产业焕发出大争的现象!茶业同样期待像蒙牛这样的整合运营者!
二、奶农富裕了,茶农的富裕还会远吗?
乳业的整合发展带动了奶农的致富,而中国有8000多万茶农,茶业产量约为130万吨,茶叶总产值约为300亿,其收入却让人心酸。而并不是全世界茶农都很穷,斯里兰卡的茶农就非常富有,其出口量是世界第一,其出口价格也很高。中国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国家,品种也是最多的国家,其出口多是没有标准化的基础原料,其售价更是相当低廉,目前我国出口茶在国际市场上每公斤仅值一至二美元,平均茶价比印度低四成,比斯里兰卡低六成多,甚至比肯尼亚的茶价还要低百分之二十。
究其根本还是斯里兰卡茶业的经营的思维高度不一样,除去国家的重视,因面积小,所以举国种植红茶,提高单位产量,实现产业标准化。斯里兰卡的茶树源自中国,而现在茶叶却返校中国,这更加说明了中国茶农的可怜,茶叶人的可叹。别说茶农没致富,连茶企茶商都穷到没钱思考发展了。
面对如此困局,茶农的富裕需要什么呢?还有多远呢?首先需要国家的支持,奶农的富裕就是国家支持的例子,连温总理都说“每天一斤奶”。
其次茶农的富裕需要茶企,而茶企的崛起需要运用品牌整合的思维,现代化的营销,标准化的生产链变革。茶企的崛起的关键就是带头大哥的出现。
三、古老的茶叶为什么没有跑赢大市?
牛奶是舶来品,中国的全民饮奶史才十年,就出现了十几个上市公司。而有几千年全民饮茶的中国茶业却只有一个上市公司,着实在让人叫奇。茶叶作为五千年泱泱大国的国家名片,有深厚的文化沉淀,更重要的是茶是一种在古代就普及开来的行业,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矗在中国几乎人人都喝茶,老人、孩子、男人、女,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就是生活必需品,而茶业理应是一个有历史、更有朝气的快消费品大行业。
但《七万茶厂不敌一个立顿 中国茶咋没国际名牌?》文章一出,成了2009年整个茶行业不得消停的话题。现状让国家担忧,也让中国茶业大佬们如坐针毡,羞愧难当。中国茶叶品牌崛起的呼声每时每刻都敲打着有志的茶人心中。政府和企业都在努力,中国茶叶品牌究竟如何才能顺利崛起?
靠几千年中国人都喝茶的习惯?靠喝茶能修身养性的文化教育吗?靠把茶叶当作古董收藏舍不得喝的品味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时间难以形成定论。在经济持续发展,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健康意识普遍增强的今天,就茶叶营销现状而言,就当前茶叶界普遍“高抬”茶文化、痴恋茶文化的时候,文化给茶业发展带来的毒害至少有如下有三点:
其一,没有很好传播茶的本质价值,茶叶的本质是解渴和功效,为了健康就应该坚持喝茶,就像大米你必须吃一样。而茶文化的精神内涵,让一个消费必需品变成了耐销品。消费必需品是所有商家梦寐的市场,就这样被茶文化埋没了。本来有实际价值的茶产品,越来越去追求虚拟价值,舍本逐末,造成了价值浪费。水的实际价值是饮料行业最高的,水的营销紧抓实际价值,其产值也是最大的。
其二,大大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从而让更多的消费者买不起茶,喝不到好茶,不能用价格去判断价值。加上没有运用现代化渠道进行营销。久而久之买茶也成难题。
其三、复杂了泡茶的流程。茶文化营销带来的复杂泡茶、喝茶方式,不能解决消费者方便快捷的需求。让泡茶成了问题,降低了消费者喝茶频率,本来一天三餐饭,六杯茶的习惯,变成了偶尔一杯茶。
以上三点,正是国外企业在没有中国茶文化情节的羁绊下,为何能脱缰而出,大兴于中国的原因。而中国茶人茶企茶商还抱着茶文化以自居,闭塞不进。本来良好的群众喝茶基础,也由于对这种繁琐的茶文化情结的推崇,而帮了大倒忙,阻碍了茶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我想中国每个茶人都是有志之士,但多是流于评论、流于感叹,都是“说的好,做得少”,稍微有点销售业绩,也敢叫嚣自立世界茶王。立顿都只敢自称是专家。一个10来亿的销售也敢大房空炮。或者你又有何大争天下的真思维呢?
而作为国家和群众天天也就是看着中国茶业感叹“怒其不争,哀其不幸”,有没有拿出魄力监督茶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进高速发展呢?
黑暗中也总有曙光,近年来,虽然大陆茶企在茶产业发展的突破不够,但两大台湾饮料企业频频在中国加大茶创新产品的推广力度,带来了丰富的品牌化运营思维。也加剧了茶产业的大争局面的到来。机会稍纵即逝,中国在碳酸饮料的大败出局还情有可原,但茶业的大争失败或许将丢失的不只是市场,还有荣誉。谁能与世界大争,就看今朝。
四、为什么今年央视广告中,茶广告这么多?
这段时间,晚上打开电视机,看到的广告中,几乎近半都是茶产品的广告。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各个频道,尤其如此。从冰爽茶到茉莉绿茶,从铁观音茶到菊花茶,各种样式、各种包装、各种口感的茶产品,纷纷上台,争相露脸,好不热闹。
有人不禁要问,难道象征着茶产品大热、茶产业大争的格局已经拉开序幕?
诚然,我坚信,作为最悠久、最健康的天然饮品,茶必将迎来大兴。但以广告多这一现象来评判似乎不够为证。稍微细心的人都不难发现,这些茶产品广告基本上只是常见几家,以康师傅、统一领衔。而广告产品的类别,也基本是只是瓶装茶饮料。
康师傅和统一的茶广告如此多而密集,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其中端倪。康师傅和统一都是台资企业,台湾民众素来就有喝茶的传统,茶饮料占整体饮料销售份额的一半以上,这一数据与日本近似,远远大于大陆民众的茶饮比例。顺便说一句,我们发现,越是发达国家,饮茶的人数比例和茶饮在饮料中的比例,越高于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这样有着悠久饮茶历史的国家。
而瓶装茶饮料市场之所以如此热闹,其实还是大大借了饮料大市场环境的势。消费者在购买此类产品时,根本不是因茶品类而购买,而是在饮料的选购过程中,产品新颖、口感不错、品种繁多、促销力度大的瓶装茶饮料,自然具有很大的竞争力。在很多刺激型饮料面前,换个清新的口味,是很容易做出的选择。
横向对比茶行业的其他茶产品,瓶装茶饮料明显具有几个特别的突出优势。比如定位准确,包装时尚,购买便利,使用方便,等等。这些,都是建立在充分了解这一消费群体的秉性之上,进行产品创新和营销整合的结果。作为快消品的茶,不论是瓶装茶饮料还是其他茶产品,要想卖好,不就应该这样做吗?
我坚信,只要坚持产品创新和营销整合,只要抓住消费人群的秉性、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茶产品一定能广受欢迎。在瓶装茶饮料之外,一定会有更多形式的其他茶产品,不仅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之重,而且出现十亿百亿销售额的领军品牌,给市场带来惊喜,让消费者尖叫和喝彩。
五、为什么发达国家更爱喝茶?
如果做个调查,英国人爱喝茶还是中国人爱喝茶?中国人每年喝茶多还是英国每年人喝茶多?意料之中,中国人爱喝茶,喝茶多,理由一中国茶文化已经传承了几千年,中国人人都喝茶。理由二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1/5,13亿人口埃但数据却是意料之外,英国人每年喝掉的茶远远多于中国人。
最爱喝茶的国家早已经更换了头名宝座。英国人爱喝茶程度甚至让中国喝茶人觉得羞愧。2006年初,BBC网站对12项所谓“英国的国家象征”进行了投票。其中,“茶”以35.03%的得票率高居榜首。 英国人对茶的偏爱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形象并身体力行的在坚持喝茶。但是,英国人喝茶,大约只有300年的历史。英国人为什么会养成这个习惯?
与中国人相比,英国人更喜欢喝红茶,这有历史原因的。英国不产茶,原先它的殖民地也不产茶,茶叶都需要从中国进口,漫长的海上运输,红茶比绿茶更容易保存。不要小看保存这个小问题,这就是问题关键的入口。产品的储存运输也是产品标准化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豆腐和豆腐乳的区别就在这,豆腐乳已经实现标准化并有了品牌运作的思维。而豆腐即使进入KA连锁还是在即食区摆菜摊,每日限量供应。产能都实现不了,谈何品牌运作?
中国人爱喝绿茶,绿茶的功效是要远远强于红茶的。但从中国茶文化的底蕴来出发思考问题,绿茶喝的就是品种多,泡茶方式讲究,追求的就是这种调调,不要和我谈标准化,哥要的就是个性。但同样是喝绿茶,日本人长寿的秘诀就是坚持喝绿茶。而且日本的饮料销售占比绿茶远超50%。其同样找到了标准化的解决办法。把绿茶做成抹茶,那就能保证产品的品质如一,标准化生产,还能解决泡茶的方便性问题,拿一小袋抹茶一放就行了。其人均饮茶量也远远超过了中国。
在茶文化营销兴起之前,全国大部分地方喝茶是很简单的,抓把茶叶往杯子里面一放,就是一杯好茶。这个消费习惯说明大部分人追求的是茶叶的口感和功效。这个是饮料消费的本性。没法做品牌化营销的根本是绿茶品种繁多,品质产量岁岁不同,没有运用茶业深加工技术突破品质始终如一和产能的稳定。而茶文化营销不但没有把茶拖出产品标准化的大炕,还把茶业往火坑里推了一把。另其不得翻身没有了反思。在这样的格局下,没有原料优势的国外茶企就,低廉的价格购入中国茶叶基料后,带着一个个推陈出新的标准化产品,以高附加值返销中国。
深加工茶的思维,让外国人比中国人还爱喝茶,但却还能赚取中国人的贸易顺差。也就是老外喝茶,中国人买单,绝不是耸人听闻。这是所有关注茶业大势的有志者亟待更深刻思考的。
六、中国年轻人不喝茶吗?
全世界的人都喝茶,而且,喝茶不分年轻人与老年人,连小孩都可以喝,只不过是小孩不要喝太浓了,太浓了小孩也不愿意喝!全国知名保健专家齐国力教授十分重视膳食平衡。他说,所谓平衡饮食,有饮、食两大类。国际会议上定出了6种保健品:第一绿茶;第二红葡萄酒;第三豆浆;第四酸奶;第五骨头汤;第六蘑菇汤。
全世界的人都喝茶,而且,喝茶不分年轻人与老年人,连小孩都可以喝,只不过是小孩不要喝太浓了,太浓了小孩也不愿意喝!全国知名保健专家齐国力教授十分重视膳食平衡。他说,所谓平衡饮食,有饮、食两大类。国际会议上定出了6种保健品:第一绿茶;第二红葡萄酒;第三豆浆;第四酸奶;第五骨头汤;第六蘑菇汤。
绿茶为什么有保健作用呢?原来绿茶里面含有茶坨酚,而茶坨酚是抗癌的。日本普查搞得特别好。他们普查完了说:40岁以上的人没有一个体内没有癌细胞的。为什么有人得癌症,有人不得,就是跟喝绿茶有关系。如果你每天喝4杯绿茶,癌细胞就不分裂,而且即使分裂也要推迟9年以上。所以在日本,小学生每天一上学就喝一杯绿茶。此外,绿茶里含有氟。这个氟有什么作用呢?日本人现在搞清楚了,它不仅能坚固牙齿,还能消灭虫牙,消灭菌斑。饭后3分钟,牙齿的菌斑就要出现。现在我们很多人牙齿不好,不但不拿茶水漱口,连白水都不漱,问题在哪里不知道。现在有人30岁就开始掉牙,50岁牙就全掉了。医院里牙科最忙,牙科里镶牙室最忙。我们到欧洲一看,人人牙齿都很好。你想,如果牙齿好,你当然长寿啦。我们很多人忽略了,其实你不费事,你拿茶水漱口就把菌斑消灭了,而且坚固牙齿。到了老年,你牙齿坚固,不得虫牙。这很小的一件事,应该坚持做。第三,绿茶本身含茶甘宁,茶甘宁是提高血管韧性的,使血管不容易破裂。很多人脑血管意外来北京治疗,医院每死4个人就有1 个是脑出血,这很危险。绿茶第一抗癌,第二能坚固牙齿,第三脑血管不易破裂,干嘛不喝!
茶作为一个普遍的生活消费品,年轻人是生活消费品的主流群体,理应成为喝茶的主流群体,有人这样评价,喝茶的真谛其实不过是一种心态,渴了,喝茶是解渴,困了,喝茶是解乏,来了朋友,喝茶是聊天,开会,喝茶是思考;谈工作,喝茶成了沟通,每一种心态,都是自己的一种体会,我们没有必要给喝茶套上一个大大的怪圈,喝茶喝的就是一种饮料,喝茶喝的就是一种需求。市场就是需求的体现。
为了更好传播喝茶的理念,茶市场的主力消费者仍然是年轻人,他们是这个市场上最活跃的群体,认同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但却更追求时尚、快捷的生活方式,将之排除在外,显然是一个不明智的决定。对于年轻人,更重要的是要把合适的产品载体注进他的生活圈,在不知不觉的生活态中,接受了茶,喝了茶。
譬如:从产品的外表、包装等硬件上进行更新。只有洞悉了个中奥秘和消费的秉性,通过时尚化的包装和深入人心的诉求引起了无数年轻人的共鸣,在世界茶企中,只有立顿从部分领域中看到这一市场的潜力。对于年轻的消费力量,还要不能紧紧地盯着茶叶的概念,无论是袋泡茶、还是茶的液体饮料,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不是它的产品形态,而是它所倡导的品牌理念,倡导一种时尚而又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也给茶业的发展一点启发。谁抓住了年轻人消费市场,谁就抓住了未来,可乐公司经常组织孩子到工厂参观,旅游,介绍现代化的生产,美其名曰是沟通互动,实则是把可乐在儿时就注进你的脑袋,茶企、茶牌的真正出路在于打造更合适的泡茶方式,让饮茶成为一种时尚的选择,茶叶,又迈上了发展、上升的通道!
七、凉茶不是茶,为何拔了茶市场的头筹?
如果问一个年轻时尚的女孩:“你都知道哪些茶?”她的回答无外乎铁观音、普洱之类。但如果走进她的生活去观察,你会发现她消费最多的茶,或许会是凉茶、花茶、减肥茶和其他保健茶之类。不是姐不喝茶,姐喝的也叫茶。
是的,当有些人在找一百个理由来证明年轻人不喝茶的时候,年轻人们却正在用脚投票,捧红一个又一个的茶。比如王老吉凉茶,比如碧生源减肥茶。低头拉车辛苦赶路的茶人,偶然抬头看路的时候,会猛然发现,这些并不是茶的茶,一个接一个地,拔了茶市场的头筹。红罐王老吉单品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百亿元,而全国数万家茶厂的年总产值也不够三百亿元。由那么多的名茶那么多的茶厂茶商和那么多的茶农组成的中国茶,只是一个王老吉易拉罐的三倍而已。
尴尬与感概之余,茶人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来看看王老吉凉茶的发展。凉茶的历史也很久远,但一直以来偏安华南一隅。虽然在广东各地随处可见凉茶店,但一直以来只是不温不火,凉茶给人们的感觉也类似于中成药,只有相关症状或才想起喝上一碗。在王老吉之前,作为地方特色产品,凉茶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走出广东,走向更广阔的全国市常香港加多宝公司租用王老吉商标后,开始用现代营销思维来审视凉茶市常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王老吉凉茶开始爆红,年销售额直线上升至百亿元,不仅一举拔得广义茶市场的头筹,并且开始拥有跟碳酸饮料等其他饮品竞争的资格和实力。
(责任编辑:占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