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会概况
  • 协会动态
  • 深度报道
  • 资讯
  • 信息部
  • 会员部
  • 培训部
  • 会展部
  • 专委会
  • 数据中心
  • 当前位置协会首页 > 资讯 > 文化 >

    乌龙茶之乡------潮汕单丛茶的魅力

    时间:2009-04-27 01:47 来源:中茶协 作者:侯凯东 点击:

    乌龙茶之乡------潮汕单丛茶的魅力

    侯凯东

    我国乌龙茶目前主要有4个产地,分别是福建的闽南的安溪产茶区、闽北武夷山产茶区、广东东部北部产茶区(客家人为主)、台湾玉山产茶区。广东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具有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极宜茶树生长。广东既是我国华南地区的主要产茶省份之一,又是我国乌龙茶的主要产区,广东省栽培的乌龙茶品种主要有岭头单丛、凤凰单丛、凤凰水仙、大叶奇兰、金萱、翠玉等,种植面积1.65万公顷。广东乌龙茶良种资源丰富,采制工艺精良,茶叶质量超群,风味多样,名优茶亦多,都是其它茶区所不及的。

    广东东部北部潮汕产茶区(客家人为主)2007年乌龙茶产量达到17127吨,占广东2007年茶叶总产量的34.99%,占全国(不含台湾)乌龙茶总产量129663吨的13.21%,是广东省除排在第一、二位的红、绿茶之外的一大茶类。单丛种又分为“凤凰单丛茶”与“岭头单丛茶”,是广东乌龙茶茶中的姣姣者。一些化学成分含量表现最为突出。据随机大样本测定(陈国本.1981),主要化学成分含量(mg/g)早生个体中,儿茶素变幅72.06173.21,氨基酸变幅7.0828.17,咖啡碱变幅3.285.00;在晚生个体中,儿茶素变幅86.09175.01,氨基酸变幅为6.1721.59,咖啡碱变幅为3.25.04。所以是个烈性种源

    凤凰单丛

    凤凰单枞茶又称为凤凰单丛 属于乌龙茶系,半发酵型. 产于广东省潮安县凤凰乡乌岽茶区,具有形美、色翠、味甘、香郁的特点, 1175年前后已有生产。宋朝《潮市府志》记载“凤凰茶,侍诏茶,亦名贡茶”。是广东省最早的贡茶。九百多年的种植历史,加上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今日凤凰茶的辉煌.宋代时,凤凰山民发现了叶尖类似鹪嘴的红茵茶树,便开始试种,凤凰茶也称鸟嘴茶。传说宋帝赵昺被元兵追赶到乌岽山,饮红茵茶后称赞好茶,遂称为宋茶

      民国四年,凤凰水仙茶参加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并荣获银奖。1986年,在全国五大茶类134个品种的评比中,凤凰单枞茶夺得第一名。2002年,在国际名茶评比会上获得八项金奖。19世纪中叶起已蜚声海内外,远销南洋与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地区,是潮汕籍华人、华侨最喜爱的名茶。

    凤凰单丛茶其原种是宋茶,迄今宋种已有900余年的历史,仍遗存下古茶3700余株,大部分分布在凤凰山海拔1300余米的乌岽山上,树龄大部分在400年以上。其中,有4株宋种大茶树,最大树龄的一株种植于南宋末年的1279年,树高5.8米,树冠直径7.3米,并从基部长出4个分枝,分枝平均干径0.34米,基部直径达到1.43米。栽培的生态条件极其优越,土壤疏松,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山高雾多,相对湿度高,漫射光照,昼夜温差大,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条件,生长出高质量的鲜叶原料;加上茶农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一套加工名优单丛茶的工艺技术,加工成的凤凰单丛乌龙茶素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之誉,其外形茶条挺直肥硕,色泽黄褐似鳝鱼皮之色;内质香气具有天然花香,香高持久,滋味浓郁、鲜爽、甘润,具有独特的山韵蜜味,汤色清澈似茶油之色泽,叶底青蒂、绿腹、红镶边,耐冲泡,8泡有余香。

                                                  

    20071130专项考察遗存下的宋种大茶树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品饮凤凰单丛后评价:“比美国的花旗参还要提神”。原广东省长、前国家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品饮凤凰单丛后称赞:“喝了凤凰茶,其它茶就不想喝了”。日本丰茗会松下智理事长认为:“凤凰单丛茶是中国的国宝”。是的,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历史名茶,早已闻名遐迩,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国家级名茶。早在20世纪60年代,广东省大多数茶叶500克收购价仅一元多时,凤凰单丛茶的收购价就达到20余元;而改革开放后,凤凰单丛茶又曾以1000克2.6万元的销售价格销售。

     

    岭头单丛茶

    饶平岭头单丛茶是乌龙茶类中的优质良种,又称白叶单丛,素有白叶仙子之美称。该产品发源于饶平县西北部浮滨镇领头村海拔1032米的双髻娘山,于上世纪60年代初被发现并开始繁殖利用,至1988年被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广东省茶树良种,之后又被国家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饶平因岭头单丛茶而成为“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近年来,饶平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岭头单丛茶生产作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点项目来抓,现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已发展到6万多亩,产量去年已达到5000多吨。07年我省茶叶总产量为4.89万吨,其中乌龙茶产量约为1.8万吨,而饶平单丛茶的产量为5000多吨,约占全省乌龙茶产量的30%,约占全省茶叶总产十分之一,可见举足轻重。

    现代人对单丛品质的品评,以内质(香气、滋味、汤色、叶底)为主,以外形(色泽、条索、净度、匀度)为辅,既重视共性,更注重个性,对其品质特点中的个性以“香、甘、活、韵”为重点。香指香气,香气的共性是蜜香,其个性是不同香型,如前所述的10大香型,香气应以高正持久为优;甘指回甘味,回甘快,强度高,显现甘润清爽为佳;活指鲜爽活泼,爽口而甘滑,鲜活不苦涩,口腔感觉以润滑鲜甘为活;韵指单丛茶韵味的“山韵”,它与安溪铁观音的“音韵”、武夷岩茶的“岩韵”,是茶叶综合品质的反映,是各品质个性最高的深层次表达,是一种品味的最高境界,只能意会。

    岭头单丛茶的香味品质以其具有独特的“蜜韵”风格而著称。其品质特点以外形条索微弯,色泽似黄鳝鱼之皮色(黄褐色);内质香气花蜜香突出且清正高长,滋味醇爽甘润,汤色橙红明亮,叶底笋黄红镶边而久负盛名。

    饶平已建成了以岭头单丛茶为主的优质茶园,种植面积从1991年的6000多亩发展到目前5万多亩。全县现有精初制茶叶加工厂350多家,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饶平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创建国家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岭头单丛茶品质优良,饮誉海内外,屡获国内、国际金奖,先后荣膺中国名茶中国文化名茶、中国国际名优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中国(国际)名茶博览会金奖等一系列称号。广东国宾集团生产的中国国宾茶在1991年还被国家外交部、钓鱼台国宾馆列为接待国际贵宾的礼品茶,饶平岭头单丛茶从此香飘京华。

     饶平县背山面海,茶叶生产环境得天独厚,茶叶生产是该县的传统特色农业,与水产养殖齐名,当地称所谓念好“山海经”,在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发展好茶叶生产和水产养殖业。近几年来,饶平县认真总结经验,把注重科技创新作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与农业大专院校和茶叶科研机构的协作,精心打造“中国岭头单丛茶”特色农业品牌。在注重科技创新的同时,面向国内外市场,还加强了岭头单丛茶文化内涵的开发和利用,茶叶品质声誉不断提升。2004年和日前,饶平县先后举办两届“中国岭头单丛茶文化节”,使岭头单丛茶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是大胆解放思想,适应时代潮流闯出的一条发展现代茶业崭新而广阔的路子。随着岭头单丛茶的诞生和发展,饶平人民在长期的茶叶生产中,创造了古老独特、绚丽多姿的茶文化。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传统农业是弱质产业,不依靠科技不可能提质;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发展现代茶业,科技创新是根本出路。茶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展现出茶的效能和神韵,成为经济文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茶文化节以其独特形式、风格和魅力,发展成为一条对外文化交流、经济合作的重要纽带,并逐步成长为饶平著名的文化、旅游、经贸的品牌。

    朋友们,难道您不想认识潮汕单丛茶,不想品饮潮汕单丛茶吗?可以预料,随着我国科技创新投入的不断加强和市场推广力度的进一步扩展,潮汕单丛茶这颗“茶中之珍”、“国之瑰宝”一定能够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造福于社会。这就是潮汕工夫茶的魅力,欢迎你到广东来品茶,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17)
    85%
    踩一下
    (3)
    15%
    ------分隔线----------------------------

    图片报道

    >>更多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手机版 | 大事记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留言 | 网站地图 | 协会帐号 | 诚聘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