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会概况
  • 协会动态
  • 深度报道
  • 资讯
  • 信息部
  • 会员部
  • 培训部
  • 会展部
  • 专委会
  • 数据中心
  • 当前位置协会首页 > 资讯 > 专题 >

    发展茶叶深加工,促进浙江省茶产业转型升级(2)

    时间:2010-11-17 15:32 来源:中茶协 作者:浙江省茶叶产业协 点击:

      2、“瓶颈”阻碍茶叶深加工进一步发展

      虽然浙江省茶叶深加工起步早,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除少数企业发展比较快以外,大多数企业举步维艰。阻碍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很多,具体表现在:

      第一,深加工产品单一,应用途径少,制约了产业发展。目前茶叶深加工产品以茶多酚和速溶茶为主,原先我省的茶多酚大多出口美国代替麻黄素作为减肥药的组成原料,后来因新的减肥药配方未获美国FDA批准,茶多酚出口陷入最低谷,茶多酚销售价格也从最初的每公斤1000多元下降到现在的100多元。茶多酚价格暴跌,除了有技术进步、萃取得率提高和成本降低的因素外,主要是供求关系变化。速溶茶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前生产总量的70%左右用于出口,随着国际需求的减少,以及国内茶饮料和固体奶茶的发展,速溶茶在国内的销量超过出口,但是由于应用范围的限制,速溶茶的实际生产量仅为生产能力的一半左右。

      第二,缺少产品标准,企业仍处于低层次竞争。目前极大多数茶叶深加工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只有部分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制定了企业标准,使消费者对产品的评判缺乏统一的尺度,企业的生产过程也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第三,企业资金实力不强,产品研发能力弱,限制了新产品开发。如茶多酚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只需通过卫生学检测,而生产保健品则要完成急慢性毒理试验和功能试验,很多功能还要进行人体临床试验。由于茶叶深加工产业规模小,企业研发资金不足,很难维持这些长周期和高额的研发、试验投入,致使企业放弃新产品研发而生产技术工艺简单的产品,导致产品趋同,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

      第四,茶叶深加工产业化程度低,上下游产业链没有形成,缺乏循环利用基础。深加工原料对茶叶外形要求不高,如果简化加工工艺完全可以达到要求,而当前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原料来自于经过全套加工程序的各类中低档茶叶和副产品,无谓浪费了大量的能源;经过深加工的茶叶残渣只有少部分再利用,其它被废弃,不仅浪费了可利用资源,而且极易造成环境污染。

      三、大力发展茶叶深加工的对策与建议

      综合这次调查研究得到的信息,我们觉得在名优茶战略取得成功之后,深加工应当成为下一阶段浙江茶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为此,对浙江省发展茶叶深加工提出如下建议:

      1、控制新上深加工工业项目,加快茶叶深加工产品标准制定和贯彻,规范行业管理。

      目前浙江省茶叶深加工企业生产设备闲置比较严重,在研发、成果转化和市场未取得大的突破之前,适当控制新的深加工工业项目的建设,避免资源浪费。

      茶叶深加工产品运用现代新兴技术,通过规模经营、集约生产等先进手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加工过程的标准化程度,但是茶叶深加工没有统一标准,又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建议省质量监督部门授权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制定茶叶深加工产品地方标准,尽早颁布实施。

      2、发挥科研机构的支撑作用,大力开发终端产品,拓展茶叶开发利用领域。

      浙江省具备研究开发茶叶深加工产品和技术的优越条件,在浙茶叶研究机构众多,特别是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全国供销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和浙大茶学系科研实力较强,并较早进行茶叶深加工和茶叶功能成分研究,是浙江省茶叶深加工研发的有力支撑。

      充分发挥省茶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积极作用,鼓励和扶持各类科研机构和涉茶企业加强合作,取长补短,深入开展茶多酚、茶多糖、茶黄素、茶氨酸、茶皂素等茶叶活性成分和功能应用的基础研究,加强不同茶活性成分的相互作用、茶提取物和其他植物提取物共同使用的效果和配比研究。跳出茶叶行业的圈子,加强与食品工业、日化工业、医药工业等行业间的沟通和交流,依靠科技优势,把茶活性成分提取与利用结合起来,开发和推广茶叶深加工终端产品,如油脂抗氧化剂、纯茶饮料和功能性茶饮料、养生保健品、减肥药等,大力发展茶食品、茶服饰、茶日化、茶环保用品、茶保健品乃至含茶药品,把传统的喝茶变为吃茶、用茶,积极拓展茶叶的应用领域,扩大深加工产品的应用范围,切实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茶叶深加工的发展。

      3、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合理实施专业化分工,努力打造上下游产业链。

      深加工产品生产需要大量的中低档茶叶作为原料,目前这些原料因成本问题大多从外省购入,而本省许多地方的夏秋茶弃采,造成资源浪费。如果通过机采和部分毛茶加工工序,生产满足深加工品质要求的茶叶原料,可以节省不少加工成本和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价格。深加工企业可以与当地茶叶专业合作社和制茶企业签订长期合约来获取符合质量和成本要求的原料,既能解决本省夏秋茶的出路,又能为茶农排忧解难。同样,大型饮料企业如果直接采用茶叶萃取,就面临着每一工厂都要上同样的浸提设备、过滤澄清生产线,成本投入将非常大。在速溶茶生产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象娃哈哈这样的茶饮料企业正在研究采用添加茶粉或浓缩汁的饮料生产工艺,将茶叶萃取交给专业厂家来做,这样饮料企业可以减少前道工序的投入,扶持专业萃取企业发展,实行专业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占万宝)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3)
    100%
    ------分隔线----------------------------

    图片报道

    >>更多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手机版 | 大事记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留言 | 网站地图 | 协会帐号 | 诚聘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