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讯:十年之前,他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十年之后的今天,他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科技示范户”。十年时间,他以卖茶起步、以种茶为媒,串起了鸡猪养殖、豆制品加工、沼气替电沼液做肥的生态立体农业产业链,成为远近闻名的农业大户。
吴海燕,通城县马港镇农民,夏江源生态农业合作社成员。 1987年当兵复员后被分配到通城县商业局,93年,他从商业局下岗,农民出身最终又回到了土地上。有着十几年贩茶经历的吴海燕决定改行种茶,94年他承包了马港镇夏江源茶场300多亩茶园,种植有机茶。
经营有机茶场,在有机肥供应方面给吴海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通过购买有机肥,吴海燕坚持了两年,除掉运费和成本,利润所剩无几。07年,吴海燕开始着手筹建自己的养猪场和养鸡场,为自己的茶场供应有机肥。
吴海燕的产业链越来越长,经营范围越来越广。农闲时节,吴海燕就雇请周边的村民到茶园打工,帮忙修剪茶树、施肥,吴海燕的妻子、女儿则帮忙喂猪喂鸡、采茶。
周边的村民纷纷模仿吴海燕的循环农业经营之法,不时到他这里取经。吴海燕也是不厌其烦,每次都是有求必应。在2010年,吴海燕与几户循环农业发展大户成立夏江源生态农业合作社,抱团发展、立体经营。
夏江源合作社成员张旺求:“成立合作社后,我们共同研究茶树的培养、茶叶的制作,从原来的竞争对手成为合作伙伴,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增强了,收入也增多了。”
随着合作社的逐渐壮大,吴海燕深知靠个人的经验进行经营,走的仍然是靠天吃饭的旧路。08年在县农业部门的推荐下,吴海燕参加了咸宁市茶叶专业创业培训,09年他参加了农业部举办的农民创业培训,多次的外出学习,打开了吴海燕的眼界、也壮大了他的胆子。
吴海燕:“我打算把我这左右两边的山和中间的水库都承包下来,继续扩大我们合作社的规模,争取能创出一个以生态、绿色为基础的农产品品牌,继而成立企业进行产业化经营。”
至目前,吴海燕的生态专业合作社已经拥有350亩有机茶园,规模达1500头猪、5000只鸡的养殖场,形成以豆制品加工,副产品养猪、鸡,畜禽粪便生产沼气和沼液,沼液用来种菜的循环农业链,年产值达600万元。
不做单一的农业、不当传统的农民,必能成就不一样的精彩人生,这是吴海燕带给我们的启示。十年时间,吴海燕便将一方山水经营得有声有色,不仅使自己走上了致富之路,也带领周边的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我们相信,他成立企业、创立品牌的梦想是千万个“中国梦”中的一个,也一定能够实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