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会概况
  • 协会动态
  • 深度报道
  • 资讯
  • 信息部
  • 会员部
  • 培训部
  • 会展部
  • 专委会
  • 数据中心
  • 当前位置协会首页 > 百科 > 其它 >

    新茶园建设的措施及要求

    时间:2009-10-31 11:05 来源:中茶协 作者:茶缘 点击:

    新茶园建设的措施及要求

    (纳雍县茶叶办  王强)

     

    新建茶园是茶叶生产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茶树又是一种常绿叶用饮料作物,生长期长,育芽能力强,适应性广,它的显着特点是商品性很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为了使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有更加稳定可靠的基础,就必须建设好茶叶生产基地,做到茶园适当集中成片,梯层等高,合理密植,便于对茶园进行科学管理,节约劳力,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量,提高收入,还有利于集中建立茶叶加工厂,以改善成茶品质,发挥其最大的生产效能。

    新建茶叶生产基地,要求达到“四化”,即区域化、机械化、良种化、水利化。只有茶园高标准,才能实现茶叶高产、稳产、优质的目标。

    一、茶园规划与土地选择

    (一)园地选择。选择新茶园的建设基地必须以气候、土壤、地形等条件为依据,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适当集中的精神,选择气候适宜,土壤酸性,土层深厚,山坡坡度在25度以下,地下水位低的丘陵和山坡作为新建茶园基地。

    1、气温。灌木型茶树品种一般能耐-12-16摄氏度的低温,小乔木型茶树能耐-8-10摄氏度的低温。因此气温低于-16摄时就不适宜种茶,茶树最适气温是20-30摄氏度。

    2、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不能低于1000毫米,茶树生长最适宜的年降雨量是1500毫米。

    3、土壤。基地茶园土壤要求土层深厚,有效土层达60厘米以上,排水和透气性能较好,生物活性较强,营养丰富,耕层有机质含量>1.5%PH4.5-6.0之间,土壤酸碱度可通过酸性指示植物来判断,凡有映山红、铁芒箕、蕨类、油茶、杉木、杨梅、马尾松等植物的都是酸性土壤,可种茶,若无指示植物的地带,可用PH试纸或混合指示剂测定。

    4、地形。一般山高风大的西北坡或深谷低地,种茶易受冻害。坡度大于25度不宜种茶,山项风大土干也不宜种茶,生产基地周边生态环境优良,自然植被丰富,附近无污染源。

    (二)园地建设

    1、园地规划与开垦

    1)全面规划是新茶园生产基地建设的前提,对新建茶园,根据基地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地设置场部(加工厂)、种茶区(块)、道路、排蓄灌水利系统,以及防护林带、绿化区、养殖业和多种经营用地等。

    2)园地的开垦。对于15度以下的缓坡地,首先清除地面杂物,然后进行两次垦覆。初垦深度要求在50厘米以上,翻埋杂草,对刺、蕨类、茅草等宿根性杂草的根茎必须彻底清除。复耕深度30厘米左右,平整地面,划行等高种植。

    3)坡度在15-25度的丘陵山地,应建筑等高水平梯级园地, 清除杂物,全面深耕,地面平整后种茶。对水土流失特别大的陡坡、山头、应有目的地保留植被,植树造林,植被覆盖率应达80%以上。这种水平梯级园地能有效地拦截地面径流,防止冲刷,起到保水、保土、保肥的效果。修筑梯级茶园的要求是:梯层等高,环山水平;大弯随势,小弯取直;新土筑埂,表土回沟;外高内低,外埂内沟;梯梯接路,沟沟相通。

    4)在茶园与山林或农田交界的地段应修建隔离沟,防止树根、杂草等浸入茶园,并断绝园外水流流入茶园,以减少茶园土壤的冲刷,茶园路边应植树种草,茶园内根据地势修建蓄水池等,以加强水土保持。

    5)每30亩以上茶园附近应修建积肥坑(池),生产者平时不断将各种有机物料(如杂草、秸杆、蓄粪、绿肥等)堆积于坑内,经堆制腐熟后,秋季结束后集中供茶园施用。

    二、茶园道路与水利

    1、缓坡丘陵地茶园的干道和支道可设在岗顶;坡度较大的山地茶园,干道设在坡脚,支道与步道按S形绕山开筑。禁止陡坡茶园开设直上直下的道路,以避免水土冲刷与茶园作业不便。平地的干道、支道等应尽量设置成直线形,以减少占地面积,提高劳动效率。

    2、园地范围内的沟、渠等水利系统设置应与道路网紧密配合,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做到小雨不出园,中雨、大雨时能蓄能排。有条件的应建立茶园移动式喷灌系统,保证茶树生长具有适宜的水肥条件。

    三、茶树品种与种植

    我国现有通过审(认)的国家茶树品种96个(其中无性系79个),目前生产中推广的适制优质绿茶良种主要有:龙井43、龙井长叶、福鼎大白茶、浙农117、迎霜、碧云、信阳10号、白毫早、福鼎大毫、翠峰、安徽7号、寒绿、乌牛早、平阳特早、浙农113等。抗寒抗旱力强的有性系良种有黄山种、鸠坑种、紫阳种、湄潭苔茶等。

    发展无性系茶树良种,可以提高采茶效率,有利于茶园机械化管理,加速名优茶生产发展,提高茶叶品质与经济效益,选择茶树良种与种植时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的品种应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特点,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并适制当地的名优茶,以充分发挥经济效益。

    2、茶树种植前要按标准要求开种植沟,一般中小叶种和土壤肥力好的采用双行栽方式,沟宽0.5米,沟深0.4米,大行距1.5米,穴距0.33米,小行距为0.33米,每穴种苗2株,每亩需苗5000-5500株;大叶种和土壤肥力差的采用单行栽方式,大行距1.5米,穴距0.33米,每穴种苗2-3株,每亩需苗3000-4000株。开沟时先将其表土翻出,置于一边,接着把下面的心土挖至30-40厘米深,置于另一边。尽量打碎土块,将基肥施入沟中与心土混合,然后回填表土。填土时先心土后表土,留下8-10厘米浅沟即可置茶。

    3、茶苗移栽前必用黄泥浆浸根—放苗—扶正苗盖土—踏实—盖土—踏实—再盖土—踏实—再盖土,浇足定根水,移栽结束。栽苗后要对茶苗进行定型修剪,第一次定剪时将离地面15-20厘米处剪去为宜(这样可减少叶面蒸腾)。移栽苗时期选择在当年10-12月和翌年2-3月,在栽后不浇灌水的情形下,就能栽苗成活达85%以上,保证一次栽苗获得成功。

    4、移栽茶苗时不能直接移栽于基肥上部而是在基肥上覆土10厘米后再种植,以免基肥发酵产生高温时烧伤茶根。移栽茶苗后的管理,做到“喝足吃饱,不要遭虫咬”,喝足主要是施肥除草。第一年按有机茶施肥标准,每亩施商品有机肥150-200公斤或采用腐熟高温发酵后农家肥1.5-2.5/亩拌有机磷肥100斤施于种植沟内。其次茶园三年内的养、采与修剪,除第一次采用15厘米以上的茶叶,以后采摘以顶端为准,每次均留2叶采摘,不足高度的部分芽叶待达到后再采。茶园修剪每年以春、夏末进行辅助修剪,剪高留低。只要抓好建园和管理的各种环节,就能收到快速成园的效果。

    5、补苗间苗  新建茶园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缺株,必须抓紧时间在建园后1-2年内将缺苗补齐,最好采用同龄的茶苗补。否则成园以后很难补活。

     

     

     

     

     

     

    茶树种植规格模式

    单条栽(每穴2)

    双条栽(每穴2)

            

            

            

            

                

                   0.33m

    ○← 1.5m          

                  

                 

                 

                  

                        

                                             0.33m

                       

    0.33m→∣←1.5m→∣←0.33m

    适宜在坡度15-25度之间栽种

    适宜在坡度15度以下栽种

    3000-4000/

    5000-5500/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图片报道

    >>更多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手机版 | 大事记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留言 | 网站地图 | 协会帐号 | 诚聘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