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讯:明前新雨,大别新芽。四面茶山碧绿“舒翠”,溪水潺潺清澈如镜,一畦畦茶树间都是茶农弯身低头在采摘,山路间穿梭的是驮着一筐筐鲜叶奔向收购点的摩托车。看到这些,山间的人们会告诉你茶季的高峰期来临了。
茶季里茶农即使熬红了双眼,一般还不愿意放下手中的活计,因为一年的收成就在这前后半个月,茶叶能早一天上市,价钱就会差上很多。第一次见到茶农杨正烁的时候是在早起时分,刚刚忙了一夜的他还在和妻子一起理条分拣。
“瓦铫煎松蕊,馨香透碧纱”,走入杨正烁的作坊间,那种沁人且特有的茶香会浸透造访者的身心,正可谓尚未品茗已为之一振。“这是用山上野茶树上采下的春芽制成的新茶,你来尝尝。”热情的杨正烁特地沏上了一壶春茶。
在产茶地,茶厂大多夜里干活,这是因为要把每天傍晚茶农送来的鲜叶连夜加工。为了应对最繁忙的茶季,杨正烁夫妇今年雇用了五六个帮手,未来三个月里他们将会通宵达旦,他们一个作坊的年产量能达到几十万斤。
杨正烁的家坐落在S209省道边上,现在这里一半用于居住一半成了制茶厂房。此处地属安徽金寨油坊店乡朱堂村,是名茶六安瓜片的核心产地,仅一个油坊店乡的名优瓜片产量就占到整个六安地区的半数以上。
背靠着响洪甸水库的茶山上有杨正烁家的十几亩茶田,他的生意就是从自家的茶田做起并越做越大。经过十几年的经营,杨正烁的茶生意已是今非昔比,一年几十万斤的产量使他成为小有名气的个体茶商,他的茶叶批发给了大大小小许多著名茶叶品牌公司。
作为土生土长的茶农,采茶、炒制等茶活杨正烁样样都干过,特别是在制作六安瓜片上,他从采选到烘制,技艺娴熟,自有心得。
“制作瓜片的叶子,要在一枝茶梢出两片叶子、叶子开面犹如瓜子外形时采摘最好,到一梢长出四叶的时候就晚些了。”杨正烁说他今年的瓜片预计要到4月10日之后才能上市。在杨正烁看来,制作瓜片尤为辛苦复杂,其中最辛苦的要属最后的烘制环节,做瓜片讲究翻烘,即七八十个炭火一字排开,工人们要抬着装满瓜片的烘篮边烘边翻,七八十个炭火走下来,直至茶面挂霜,而工人们则无一不是大汗淋漓。
上乘的六安瓜片以散发有如烧板栗那种香味或幽香而闻名,一般都采用两次冲泡的方法,大致有几个步骤:
1.润茶——先用少许的水温润茶叶,当然水温一般在80℃左右,因为春茶的叶比较嫩,如果用100℃的水来冲泡就会使茶叶受损,茶汤变黄,味道也就成了苦涩味。
2.摇香——“摇香”能使茶叶香气充分挥发,使茶叶中的内含物充分溶解到茶汤里。
3.领韵——待茶汤凉至适口,品尝茶汤滋味,宜小口品啜,缓慢吞咽,让茶汤与舌头味蕾充分接触,细细领略名茶的风韵。
4.品茶——“六安三开”,此时舌与鼻并用,可从茶汤中品出嫩茶香气,顿觉沁人心脾。此谓一开茶,着重品尝茶的头开鲜味与茶香。饮至杯中茶汤尚余三分之一水量时(不宜一开全部饮干),再续加开水,谓之二开茶。如若泡饮茶叶肥壮的名茶,二开茶汤正浓,饮后舌本回甘,余味无穷,齿颊留香,身心舒畅。饮至三开,一般茶味已淡,续水再饮就显得淡薄无味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