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千里之志气雄力坚——专访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弘昌集团、信阳毛尖集团董事长陈世强
4月26日讯:在茶行业内,不知道省内有多少个茶叶品牌的人可能有,没听说过陈世强这个名字的恐怕没有。
历经二十余年的创业之路,深深扎根于大别山沃土的陈世强亲历了茶行业最为波澜壮阔的发展,见证了信阳毛尖集团的异军突起,也用自己的智慧推动着河南的茶产业健康前行。
在圈内人看来,他是值得尊重的,因为他为这个行业操了太多心,帮衬了太多茶叶企业,提携点醒了太多行业小辈儿,却从不居功自傲;在圈外人看来,他是年轻的,尽管人到中年,精神头儿却比年轻人还好,关于行业的思索从来没有停止过……
他的经历注解了担当与责任
记者:你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关注到茶产业尤其是信阳茶产业并进入了这个领域?
陈世强:我是土生土长的大别山人,出生在大别山,长在大别山,植在大别山。对大别山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我在当选为政协委员后,就时刻想着该如何把大别山打造成养生栖息地。
再加上我过去在林业系统工作,对茶树有着不一样的情感,所以我对这里的山、这里的树、这里的茶都有着浓厚的感情和兴趣,也是这些原因导致我进入了五云集团。在进入五云集团后,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也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如何使集团壮大,如何去回报社会。
初进集团,我也有过困惑,因为茶叶的成本很低,链条也很长,利润也比较低,并不赚钱。但我坚持了下来,为的就是大别山区的涉茶老百姓能生活得更有保障、更加安定。就整个信阳涉茶老百姓有210万,对于他们,我必须敢于担当。
记者:在即将召开的信阳茶叶节中,信阳毛尖集团承担了哪些责任?
陈世强:在今年的茶叶节中,信阳毛尖集团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茶叶节的“万商采购节”活动就是在信阳国际茶城举办,在这个平台上,迎接八方来宾进行洽谈、采购,激活我们信阳的国际茶城,也同时提升信阳茶叶的知名度。
同时,在4月28日至5月5日这段时间,我预测国际茶城的销售额会达到20亿至30亿之间,所以茶叶节能够带动我们整个经贸经济的发展。
此外,我认为信阳茶叶节对于推动大别山经济的发展、推动中原地区的发展、推动中国茶产业和健康食品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千里之志踏上人生新的征程
记者:在你看来,茶产业的关键资源是什么?产业链条上存在哪些主要的问题?茶产业未来有哪些发展趋势?
陈世强:首先是茶行业不能封闭,要有开阔的胸怀,迎接新资本的进入,而新资本的进入也带来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理论,为企业服务。这两年信阳毛尖集团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发展,就是这些新的思想、新的管理模式、新的运营模式所带来的结果。
再比如国际茶城为什么要建立距离毛尖集团这么远的地方,就是资本运作的力量,资本可以推动行业的发展,可以推动行业的升级,也可以让行业做大。所以我认为资本进入行业后,不应该是投机性的,一定要和实业结合起来。
今年我在年终总结会上,就谈论到要把实体经济和资本经济相互融合,不搞空心化,要把资本变成实体,再由实体来推动资本的发展。
记者:最近几年,河南信阳毛尖集团在产业的链条上下游布局有哪些动作?在此产业链架构基础上,信阳毛尖集团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会有哪些转变?
陈世强:产品质量是我们发展的根基,这个行业不需要那些花哨的营销,做好的产品让消费者认可,才是我们的重点。
有句俗话是,“好酒不怕巷子深。”如果没有好的产品,你只做营销,只做网络是不行的,要怎么样把产品做得百分百健康和安全,是我们转型升级的关键。
也只有把茶产业转变成健康食品,大家都要去吃它,去喝它,去用它的时候,你的规模就大了,你的产业就提升了,消费者的认知度也跟着提高了。
现在茶行业有一些误区,很多企业把茶做成文化历史品、高端奢侈品,就是想把价格提高,结果反而是越来越少的人去买你的产品。我认为,信阳毛尖还是要做老百姓喜欢的茶,走大众化的路线,关键的一个标准就是一盒茶叶不得超过2000元。
此外,还计划把传统的茶叶经销转变成茶工业经销,把传统茶叶转变成快消品、饮品,把茶叶本身的用途发挥到极致。
行业指挥师打造行业新名片
记者:基于商业模式的调整,信阳毛尖集团未来有怎样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陈世强:乘着中央逐年加大三农政策的调整力度的东风,信阳毛尖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茶行业领军企业。公司现有生态茶园基地30万余亩,业务涉及茶叶种植加工、营销、文化旅游、茶油生产、物流贸易、茶工业品生产六大产业。
这六大产业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种植公司就负责控制生态,控制茶的生产和加工质量。销售公司主要是负责物流配送、龙潭公司主要负责销售茶叶、茶科技公司主要负责科研创新、茶文化公司主要负责旅游、而国际茶城主要是一个交流平台。
需要强调的是,国际茶城是展示茶产业的一个优质平台。同时,茶旅游也会拉动茶乡经济面貌的变化。而且未来集团还会重点打造“龙潭”、“五云山”、“陆羽”这三个品牌,形成全方位的立体发展。
记者:茶叶的消费趋势有哪些主要变化?信阳毛尖集团采用了哪些措施来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陈世强:目前,收茶人群在不断壮大,而大家也都更追求环保,追求原生态。所以,我认为绿茶、红茶都比较原生态,这种单口味的茶应该是一个未来的方向。功能茶,像现在女士喝的一些花茶、保健茶、调理茶也是一个方向。
同时,茶饮料的一些快消品的受众群体也在不断壮大,而当下茶产业就要从一些保健人群、追求原生态人群和一些年轻人群,这三大人群去实施去规划。我认为,茶产业应该围绕着维持生态路线 、维持保健经营、维持快消经营和维持吃茶经营这四大方向来发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