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海堤有机茶基地。
4月24日讯:吃得好、吃得健康成为现在老百姓最关注的事,许多东西为了使老百姓放心,都打上了“有机”的称号,“有机水果”、“有机蔬菜”、“有机茶”……所谓的“有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是否真有如此神秘?记者来到了位于永春西部的牛姆林探访了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的“海堤”有机茶基地,带大家看看这有机茶园里的“门道”。
种草喂虫 粘板防虫
厦茶的这片1170亩的有机茶园,位于高山上,放眼望去,青山环绕,清新的空气应和着鸟鸣。这里没有村庄、没有工厂,宁静悠远,有机茶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
从高处往下看去,会发现,一排排的茶树之间夹着的一些“野草”,有的还十分茂盛。有机茶园的主人谢良坡告诉记者,其实这些并不是“野草”,是让工人特地种上的。他解释道,既然是有机茶,当然就不会使用农药,除了用一些苦味植物炮制的药水和石灰水外,多数还是靠物理方法来防虫。“虫子都喜欢吃一些嫩的草和叶子,而相对来说茶叶是比较粗的。所以特地种一些草给虫子吃,这样有的吃了,它们就不会来吃茶叶了。”谢良坡说。
除了种草,有机茶园里还采用了粘虫板和太阳能诱虫器,针对部分害虫喜欢高处的习性,山上保留大量乔木引害虫“上楼”。
精挑细选 众里寻“地”
茶叶品质的好坏,与它生长的环境是十分紧密的。有机茶园的选择门槛更是精益求精。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贵卿说,厦茶在挑选茶园,特别是有机茶园时对茶园的海拔、周围环境和茶园管理都十分看中。牛姆林的这片茶园也是在走访了许多地方才最终敲定的。
王贵卿说,厦茶在挑茶园,300米以下的茶园的茶叶是不收的。太低的地域,部分是稻田、菜地改变而来,或者是人口聚集区,不易按有机方式管理。牛姆林的有机茶园,海拔达750米,周围五公里内没有猪圈、没有工厂,甚至没有村落人家。现在上山的路是专门为茶园而开辟的,上山也只有有机茶园的制茶厂。这样才能保证生态不受到污染和破坏,才能使做出来的茶叶达到真正的有机标准。
“曾经县政府几次找我商谈,想把这片茶园开发成旅游景区,我们都拒绝了,如果成了景区,来的人多了,肯定会造成污染。我寻遍了省内众多的茶园才挑到这样的好地方,无论如何都要保证生态的纯净。”王贵卿说。
链接:有机茶将成“香饽饽”
如今,有机茶已成为众多茶企发展的一个新方向,纷纷开始寻找、或在自己的茶园内采用有机方式种茶。
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现在虽然很多茶园都打着有机的名号,但真正能做到有机的很少,多数是有名无实。有机茶园的管理成本高投入,而产量却很少。
王贵卿表示,厦茶的牛姆林的有机茶园从2005投资以来一直都还处在亏损的状态中。有机茶园一亩的产量大概在一百斤以内,而使用农药化肥的话可以增产到三百多斤,所以在10年内都很难能回收成本。但是,虽然前期的投资较大,可安全才是将来茶叶发展的出路。只有把品质做好了,才可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一家企业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只有在长跑中才能见到真本事。
“从目前有机茶的生产销售来看,国际上做的最好的是欧盟。”厦茶副总经理张杰说,“海堤有机茶近年销量增长在50%左右,高于海堤其他茶类,因此我们很有信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