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18年第13号公告,宣布批准发布34项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由广西六堡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由梧州海关牵头起草的《六堡茶斗茶规范》标准名列其中,该标准将于2018年12月31日实施。这是第一个获得批准发布的六堡茶斗茶标准,也是中、外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批准发布的茶叶斗茶标准。
据悉,在唐、宋时期,所谓斗茶即为比赛茶的好坏。据文献记载,历史上斗茶活动源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宴》(作于825年—827年)诗中详细描述了名流大家斗新茶、上品作为贡茶的盛况。斗茶最早的目的是应用于贡茶的选送和市场价格品位的竞争,用作斗茶者均为极品名茶。到宋代,斗茶十分讲究茶的色、香、味,也颇讲究水质和茶器。宋代斗茶活动极具艺术性和娱乐性,深受朝廷和文人、僧人的大力推广。宋代,茶民制茶者玩斗茶,是为了自己的茶得个好名次;商家玩斗茶,是为了更好地推销自己的茶饼;百姓与文人雅士及皇宫玩斗茶,则是闲情之趣。
在我国,虽然斗茶历史悠久、影响广泛,但从公开渠道检索,国内、国外至今没有斗茶的标准。
为了更好地继承斗茶传统文化精华、发挥六堡茶斗茶的导向作用,在梧州海关牵头下,联合为业内多家单位于2018年2月向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六堡茶斗茶规范》标准立项,在经过了答辩后于4月获得了立项。随后,起草小组对梧州海关提出的标准草案进行了5次内部征求意见,并召开了一次内部研讨会,对标准草案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公开征求意见稿。此后,面向全社会进行公开征求意见,根据收到的反馈意见对标准进行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12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专家组的对该标准进行了审定,并通过了审定。
(责任编辑:信息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