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2018宜昌茶叶品质鉴评暨品牌发展大会召开,全市60家企业137个茶产品同台参与角逐,与会各方共同探讨茶叶“公用品牌”的建设,共商宜昌茶叶做强做优大计。
当日上午8时30分,茶叶鉴评室早已忙碌起来,一碟碟新鲜茶叶样品整齐地摆放在桌面上,每个样品都冲泡了茶水、保留了叶底,一一编号,由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等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各茶企选送的茶样逐一进行了感官密码审评。大会最后评选表彰了宜昌宜红奖以及宜昌五大名优绿茶、宜昌三大绿茶创新品牌、宜昌三大特色名茶,来自五峰白溢春茶业选送的白溢春宜红茶喜获宜昌宜红金奖。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作题为《中国茶的现状与未来》讲座,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尹军峰作《新时代下茶叶加工转型发展的思考》讲座。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刘伟华作《茶饮文化说》茶文化专题讲座。8位宜昌茶业龙头企业代表分享茶产业转型发展及品牌建设经验,畅谈未来,大会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互学互鉴,互通有无,凝聚起推进宜昌茶产业转型发展和公用品牌建设的共识。宜昌市农业局与三峡日报社联合开展的“寻找宜昌古茶树王”活动也在现场举行了授旗仪式。
宜昌茶产业如何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湖北省农业厅总农艺师肖长惜指出,近年来,湖北茶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以宜昌、恩施为代表的茶品牌建设成效显著。进入新时期,宜昌茶产业要充分发挥资源、环境的综合优势,进一步强化茶叶标准化生产,提升茶叶加工水平和产品品质。要坚持绿色化生产,做好病虫害绿色防控、农业投入品管理、茶园生态环境保护等,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加快品牌化发展,按照政府+企业模式,形成发展合力,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要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加快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宜昌市副市长刘洪福指出,要把握历史脉搏,坚定转型信心。要把握关键环节,围绕“稳定面积、调整结构、打造品牌,提升质量”的发展思路,抓好品种选育、加工工艺创新、生态有机绿色发展、科技推广运用,推进产业升级。要把握市场发展趋势,科学选择产业发展路径,坚持走品牌发展之路、开放发展之路、融合发展之路。要把握角色定位,形成发展合力,做强做优宜昌茶产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致富支撑。
“在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方面,政府扮演了引领者、扶持者和管理者三重角色,我们坚持‘政府主导、协会运作、社会参与、集合发展’原则,采取‘公用品牌+企业商标’模式,把品牌做精做优,把宜昌茶的生态优势、品质优势、品牌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宜昌市农业局局长熊长权说,“我们想借这次会议的东风,继续抓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和管理工作,使区域公用品牌为宜昌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的助推作用。”
(责任编辑:信息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