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您的位置:协会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河南 > 正文

河南鲁山:60年代老茶园今年开始产绿茶了(图)

时间: 2013-05-06 10:51 来源: 平顶山晚报 作者:王春霞

鲁山老茶园开始产绿茶了(图)

工作人员在讲解老茶园的嫩芽茶。

鲁山老茶园开始产绿茶了(图)

在山中幽静生长的茶树。

  5月6日讯:在我们的印象中,茶叶多产自南方,地处中原的平顶山也能产茶吗?答案是肯定的。如今在河南鲁山县张良镇的几处山坳里,竟留存着上世纪60年代种植的茶园。经过平顶山市景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抢救性管理,这些老茶园今年开始产绿茶了!

    老茶园开始产新茶

    5月4日上午10时许,记者一行沿鲁山县张良镇往南,来到了位于姚吴程村吴来沟组的老茶园。这里地处丘陵地带,山坡上斗垛山坳相连,梯田和果树相间。这些老茶园就位于几处山坳里,在树木掩映下不太显眼。

    在一处山坳里有一处2亩见方的老茶园,这些老茶树虽经修剪,仍然枝繁叶茂,填满了茶垄之间的空隙。只见十余位采茶女正在茶园里采茶。她们头戴碎花头巾,腰系碎花围裙,一手挎着提篮,一手轻巧地采摘着嫩绿的新芽。

    采茶女史红一边采茶,一边与记者聊了起来。据介绍,采茶女多是附近磙子营乡孙沟村村民。信阳来的师傅培训她们之后,她们才开始采茶,采摘一个嫩芽再带上两片新发的嫩叶。

    随行的市景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景舒介绍说,这些留存到现在的老茶园,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鲁山县的全国劳模文香兰带领群众栽种的,属于白毫茶种。当时种植了上百亩,后来陆续被毁,只剩下八处山坳里共十多亩。

    咱们的茶历史悠久

    其实,鲁山县种茶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县农业部门曾经调研过,四棵树、仓头、张良等多个乡镇都曾种过茶,至今四棵树乡还存活着树龄上百年的茶树。

    近两年,鲁山县决定发展茶叶生产,杨景舒的公司不仅承包了这些老茶园,对老茶树进行抢救性管理,还从福建引进优良茶种,在张良镇杨李沟村开辟了300亩新茶园。

    距这处茶园不远,有一处老茶园被栅栏专门围了起来,里面的茶树异常茂盛,枝干粗壮,树高达三四米。栅栏门口立有一块碑,是鲁山县政府在今年3月所立的,碑文记载了这些茶园的由来。杨景舒说,这些茶树自然生长了几十年,未经修剪,围在这里算是留作纪念。

    请您为鹰城绿茶起名

    中午时分,采茶女们把新采的茶送到制茶坊里,从信阳请来的图师傅全手工炒制。经过炒青、揉捻、捋条、提香(烘培)等程序,香气四溢的绿茶就新鲜出炉了。泡上一杯,啜上一口,感觉其味醇厚甘鲜,香韵悠长。

    图师傅从十多岁开始学制茶,如今已有30余年的制茶经验。他说:“鲁山这个地方气候、地形和我们那里相似,适宜种茶。炒出来的茶品质也很好,不亚于信阳的茶。”

    据杨景舒介绍,去年老茶园的秋茶首次炒制成了红茶,时任省委书记的卢展工到鲁山调研,品尝这些红茶后,高兴地说:“这茶不错,叫尧山玫瑰红如何?”随后,杨景舒将这些红茶定名为尧山玫瑰红,并进行了商标注册。

    如今,鲁山的绿茶也制出来了,杨景舒的心里一直在琢磨:给这些绿茶起什么名儿好呢?她向记者求助说:“这是咱平顶山的绿茶,能否请热心市民出出主意,帮鹰城绿茶起个好听又响亮的名字,以便将来打造咱鹰城的绿茶品牌。”

    如果热心市民灵感浮现,想为鹰城绿茶起个好名字,请拨打晚报热线电话4940000或@平顶山晚报新浪微博告诉我们。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