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讯:1000年前,鸡公山大茶沟“唐宋遗株”古茶树成为信阳茶的活化石;100年前,李家寨人甘以敬创建信阳茶社,成就了信阳毛尖的传奇;20多年来,信阳茶文化节推动了鸡公山的大发展,鸡公山与信阳毛尖有着不解之缘。
1992年,首届信阳茶叶节前,为迎接各地客商,信阳行署拨款硬化鸡公山11公里盘山公路,有力地推动了鸡公山旅游业的发展。自信阳举办首届茶叶节至今,已举办20届,为信阳赢得了“茶都”的美誉。从第17届起,更名为“茶文化节”,第18届起,更名为“国际茶文化节”。这一名称的变化,反映了信阳每年一届的盛大节事,由当初单纯的“茶节搭台、经贸唱戏”的贸易活动,转变为融入文化元素的高品质、多元化的节庆活动。
2009年,随着省主要领导来鸡公山调研,拉开了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的大幕,设立了河南省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同时纳入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省、市分别成立了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领导小组。在各级领导的推动下,面向全球招标选定英国阿特金斯公司对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进行概念性规划,确立了中国国际山地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的定位,明确了“山顶亮、山下火、全域活”战略目标。随即,面向全国招商,港中旅集团、上文广集团、新太阳集团等大企业相继落户鸡公山。
2010年,在信阳第19届国际茶文化节期间,我市成功举办“茶与世界”鸡公山国际茶文化高峰论坛,与会35个国家的茶叶组织在山上签署了“鸡公山宣言”,使得信阳茶文化节从此贴上了“国际”标签,成为2010年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节庆活动。
每年的茶文化节都为鸡公山带来许多商机,有力地推动了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近年来,借助茶文化节平台,鸡公山文化旅游资源得以不断挖掘和提升,区域开发建设渐入佳境。
“山顶亮”:通过与港中旅集团的合作,全面整合资源,提升鸡公山旅游品牌价值,最终要达成“中原文化旅游度假的名景、中国文化旅游度假的胜地、世界文化旅游度假的亮点”的发展愿景;
“山下火”:通过与上文广集团合作,在3至4年内投资30亿元,在山下兴建上影集团(鸡公山)国际影视基地,成立上影集团(鸡公山)创作中心,合作开发鸡公山万国影视文化小镇,把鸡公山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文化基地”;
“全域活”:依托鸡公山文化旅游资源,通过鸡公山温泉度假村、动漫文化园、当谷山山地运动场、平汉铁路博物馆、龙袍山山地运动养生地、桃花寨桃源文化旅游区等大项目的带动,促进鸡公山区域的全面开发,实现鸡公山由单一旅游景区向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的跨越,由豫南小城镇向区域性中心城市组团的跨越,由传统农业区向现代生态养生区的跨越,奠定鸡公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大格局。
今年的茶文化节即将到来,鸡公山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借茶文化节这个平台,谋划鸡公山文化旅游产业蓝图,吸引更多的大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共同实现“金鸡复鸣”、再创辉煌的梦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