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齐材料,开始擂茶。
把蒲米炒至爆米花。
擂碎的薄荷、茶叶、香菜散发出诱人清香。
配上花生仁和爆米花的咸茶令人食指大动。
中洞咸茶历史悠久,不仅是山区人民劳作之余的辅食,有时还作为主食。它还有一个名字叫“红军茶”。
中洞村位于惠东县高潭镇,1927年10月,蜚声中外的南昌起义军叶挺、贺龙部队(南昌起义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余部1200多人在中洞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史称“中洞改编”。当年红军进入中洞时,当地人用咸茶招待战士们,后人为了纪念这段革命斗争历史,将中洞咸茶称为“红军茶”。
“红军茶”的配料有花生、芝麻、茶叶、薄荷、野生香菜等。制作咸茶时,村民往往先将蒲米炒至爆米花、炒香花生仁,随后将新鲜薄荷、茶叶、野生香菜放入陶制的擂砵,加入适量的粗盐擂磨碎,此时擂碎的薄荷、茶叶、香菜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接着倒入花生、芝麻等配料擂磨,加入沸水。泡好的咸茶水倒入碗里,加入适量的花生仁和爆米花,爆米花遇见滚烫的咸茶水后“嗞嗞”作响,香味扑鼻而来,令人食指大动、口舌生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村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制作咸茶已不再是当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从国家到地方对红色遗址的挖掘和重视,以及对红色资源的开发,“红军茶”迎来新生,高潭镇开起了多家咸茶馆、红军茶馆。
戴木贵的茶馆就是其中一家。戴木贵是戴焕其烈士的后人,早年在外打散工。眼看中洞红色旅游渐热,2016年他果断携妻回乡创业,在百庆楼旁的老宅开起了红军茶馆。从小耳濡目染,戴木贵的咸茶传统制作技艺派上了用场。学习团体或散客到中洞参观学习,他家的“红军茶”成为客人必尝或体验制作的项目。客人一边品“红军茶”,一边听革命故事,戴木贵的生意越做越红火。生活稳定了,收入有保障了,又能把传统技艺传承下去,这是戴木贵最大的欣慰。
如今,中洞“红军茶”制作技艺成为惠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了一句游客常听到的话:“到高潭不喝‘红军茶’,等于白来一遭。”
文/图惠州日报记者 杨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