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热线:010-66094172(周一至周五 9:00-17:00)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您的位置:协会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2019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巩固提升工作情况联播——成都邛崃市

时间: 2020-11-03 10:49 来源: 省委农办督查处 作者:

  成都邛崃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南部,幅员面积1377平方公里,全市现有农用地179.49万亩,辖14个镇(街道),总人口66万、农村人口32.56万人。2019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9.3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99元;2020年上半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67元,预计全年可达到24636元。 

  邛崃市是国家生态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白酒原酒之乡。获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第二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第三批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县、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第一批全国农业综合执法示范单位、全国第二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组织体系。市委书记担任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建立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制度,全面落实干部包村制度,印发《邛崃市乡村振兴干部包村结对名单》。二是打好机制、政策、资金、项目“四套组合拳”。成立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落实农民增收工作书记、市长负责制,建立完善目标绩效考核等工作机制16项,推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出台乡村振兴配套政策25条、人才新政18条,引进人才304名,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1610人;2019年财政直接投入23.3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82%,整合涉农资金58亿元,撬动社会资金863亿元投入乡村振兴;推进总投资331亿元、140个乡村振兴项目实施,今年计划投资82.99亿元、完成投资41.7亿元,推动全域振兴。三是实施全域规划引领城乡发展。修编完善29项规划,形成“多规合一”全域规划体系,构建“双核引领、四片协同”城乡发展格局;谋划“十四五”,形成《邛崃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初稿。四是开展示范创建推动走在前列。以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为统揽,20192020年连续开展市级乡村振兴先进评选活动,优秀者被推荐参评省市乡村振兴先进,羊安街道界牌村等3个村获评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文君街道文笔山村等10个村(社区)获评成都市先进,落户十方堂文创小镇等一批百亿级以上项目。 

  二、坚持绿色高效提能级,做强现代产业支撑。一是扛稳“天府粮仓”重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广“五统一”标准化生产模式,建成高标准农田33.4万亩、规模化标准产业基地66.5万亩,发展粮油规模种植21万亩、稻渔综合种养1.5万亩,建成首批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完成粮食、生猪目标任务。二是擦亮“邛崃造”特色品牌。大力发展茶叶、林果等特色优势产业,累计发展茶叶13万亩、猕猴桃10万亩,建成微牧农庄、嘉林生态农场等种养循环示范基地7个,培育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7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邛崃猕猴桃”、“邛崃黑猪”等4个品牌获评国家地标产品,“邛崃中蜂蜜”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邛崃黑茶”入选全省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邛酒”连续两年登上全国地标保护产品百强榜,获评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三是推进“农业+”融合发展。坚持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推进十方堂文创小镇、夹关茶悦小镇等特色镇建设,培育“中国酒村”等一批五星级乡村酒店,平乐古镇、天台山景区通过国家5A级景区资源评审、省级验收初评,平乐镇获评全省第一批文旅特色小镇,建成国内首条自行车生态旅游高速,建成川西林盘27个。 

  三、坚持科技引领建载体,打造西南种业中心。突出现代种业战略性、基础性核心地位,建设天府现代种业产业园,全力打造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西南种业中心”。一是着力先导支撑构建“2+N”种业格局。培育以杂交水稻、油菜种业为基础,畜禽、水产、蔬菜等种业为突破的“2+N”大种业格局,落户全省唯一的种质资源中心库,建成科研基地2000亩、制种基地3.5万亩,连续两轮被认定为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成为国家布局的5个以现代种业为主导产业的园区之一,入选2019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今年入选省级园区。二是突出科技创新提升研发能力。强化基础性关键性技术研究攻坚,启动建设2.1平方公里种业总部,引入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川农大等院校共建“一院一库五中心”,打造服务西南的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品种测试、种业创新孵化中心和水稻产业技术应用研究院,同步实施种质资源圃、专家大院等10个功能性配套项目,引进育种专业人才159名。2019年被中国农科院遴选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乡村振兴科技合作共建示范县。三是坚持招大引强推动集群发展。瞄准国际种业20强、国内种业10强,开展叩门招商,签约引进中化农业、北大荒垦丰、荃银高科等龙头企业8家,集聚种业及关联企业28家。园区杂交水稻制种规模占成都市总量53%,产品辐射长江中上游5省。 

  四、坚持城乡融合优品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一是以全域土地整治重塑城乡形态。推进5.31万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郭山茶兰等精品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和10万亩大地景观再造工程,打造“椒兰山房”、“竹上花楸”等精品民宿20家,“天府红谷”、“守拙”在全省十大特色民宿中独占两席。二是以公服配套推动服务均衡。实施农村六网建设,获评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行政村公交通达率100%;农村自来水覆盖率85%,天然气村组通达率87%。投入近3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6所,培育成都新优质学校10所,全面消除薄弱学校,300余名优秀教师交流支教。新改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23所、村(社区)卫生站128个,获评全国第二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三是以五大行动提升人居环境。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五大行动,推进246个村(社区)创建“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污水处理设施77个,累计完成户厕改造2.8万余户。作为全省唯一县级代表在水利部农村水系治理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创新“全域异地循环”面源污染治理模式,作为全省唯一县级农业农村部门代表参加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战书同志主持召开的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工作座谈会并作交流发言。 

  五、坚持善治良序固基础,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一是突出协同联动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探索村(社区)与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三共同一保障”共治模式,打造家有好“邻”服务品牌,荣获首届全国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论坛“社区发展治理十大案例奖”,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市)。二是突出服务惠民打造全域智慧乡村。运用“互联网+”思维,实施全域“为村”工程,开通“农业+电商”6大类92个功能栏目,探索线上线下为党建、为服务、为治理、为产业“两轨四为”工作模式,吸引38.2万群众关注认证、56.8万群众参与,网络零售额全年预计突破14亿元。三是突出精准项目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创新“三问三审三投入”村(社区)工作法,构建自下而上、精准确定、科学评审、多元参与的项目实施机制,3年来累计撬动社会资金15.9亿元投入发展治理领域。四是以典型引领带动乡风文明。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累计创建成都市级以上文明单位38家。 

  六、坚持改革创新注动能,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一是创新园区管理运营机制。按照“小政府、大市场”构建园区党工委领导下的“3+N”一体化、扁平化管理模式,实行管委会对保障部门逆向考核机制,推动形成整体合力。成立天府现代种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作为园区综合运营商,下辖资产运营、农业产业等5个专业化混合制企业,以资源空间定投入规模、以经营性现金流构建项目资金链,实行片区综合开发。二是创新生产经营机制。探索建立“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合作社+农户”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模式,全国首创“土地预留转+履约保证保险”风险防控机制,创新产供销一体化(PSS)为核心的“品牌农业12步精益管理系统”,组建全国产供销联盟,2019年实现电商营业额1.5亿元、线下销售额3.5亿元。三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探索“3T”模式,农地采用ROT方式,委托园区公司经营,农户获得土地流转金、产业增值分红、薪金;农房采用BOT方式,由园区公司改建经营,农户获得租赁收益,期满无偿交由农户自行经营;农户采用IOT方式投资园区公司,农户与集体按9:1获得投资固定收益,推动集体经济壮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