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热线:010-66094172(周一至周五 9:00-17:00)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您的位置:协会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贺州市脱贫攻坚成就之产业 产业结硕果 盛开“幸福花”

时间: 2020-10-21 09:00 来源: 广西日报 作者:李庆涛

  金秋十月,贺州大地硕果飘香,一个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扶贫产业基地像一朵朵盛开的“幸福花”扎根山间河畔,透露着勃勃生机,承载着脱贫致富希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

  作为贺州市产业扶贫牵头单位,近年来,贺州市农业农村局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党建引领,把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扎实履行农业产业扶贫职能,突出围绕“五个聚焦”,落实责任,精准施策,奋力攻坚,推动贺州市产业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面决胜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1 形成产业扶贫新格局

  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明梅村,葱茏的山林间,村民们正在忙着给草珊瑚除草。明梅村是贺州6个土瑶聚居村之一,近年来,贺州市在土瑶聚居村实施“人均一亩茶、户均两亩姜、村均万亩杉”的产业发展思路。截至8月,已累计种植优质茶叶8458亩、大肉姜6596亩、杉树12.44万亩,达到人均1.16亩茶、户均3.01亩姜、村均1.35万亩杉,提前实现了产业发展目标。

  在产业扶贫工作中,贺州市全力推动土瑶深度贫困聚居村脱贫,创新实施“人均一亩茶、户均两亩姜、村均万亩杉”的产业扶贫思路,引导30家非公企业与6个土瑶村结对帮扶。今年,该市又进一步加大中草药、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规模,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帮助外出务工受阻的贫困村民在家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截至8月,这6个土瑶村已种植草珊瑚面积达1400多亩。

  “人均一亩茶、户均两亩姜、村均万亩杉”打牢了脱贫基础,加上中草药、蔬菜、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加持,贺州6个土瑶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这些年,贺州市注重将扶贫产业融入全市重点打造的产业集群,增强扶贫产业竞争力,使扶贫产业真正成为贫困群众脱贫的“源头活水”。

  贺州市立足传统农业产业基础,突出特色优势,大力培育壮大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八步李子、平桂水生蔬菜、钟山贡柑、富川脐橙、昭平茶为主导的“一县一业”产业扶贫新格局。

  同时,贺州市还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计划,出台产业以奖代补政策,大力推动县级“5+2”和村级“3+1”特色产业发展,全市全年累计发放产业奖补资金2.06亿元,惠及贫困户8.3万户,县级“5+2”、村级“3+1”特色产业覆盖率从2018年底的84.48%提升到目前的95.64%,并有力助推了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总体水平进入全区第一方阵。

  2  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贺州市平桂区羊头镇龙山村曾经是自治区级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较差,没有稳定的支柱产业。两年前,该村引进“龙马现代产业园”项目,流转土地250多亩,发展果蔬产业。该项目采取“龙头企业+园区+基地+农户”等模式,带动贫困户和农户发展产业,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龙马现代产业园”的负责人郑喜芝去年被龙山村聘为“荣誉村主任”。他介绍,目前产业园仍在建设,全部建成后可创造100多个就业岗位,每人年均可增收近2万元。

  近年来,贺州市聚焦主体抓发展,形成“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带贫机制。该市深推“万企帮万村”行动,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到贫困地区建设产业示范基地,通过“三统一分”“订单农业”“公司+贫困户”“公司+基地+贫困户”等模式,建立企业带动、贫困群众参与的带贫益贫机制。

  据统计,贺州有549家民营企业与535个村开展结对帮扶,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选派了365名优秀民营企业家挂任贫困村“荣誉村主任”,落实帮扶项目1464个、投入资金3.05亿元,帮扶12万贫困人口。

  贺州充分发挥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发展,全市累计创建各级各类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园、点)709个,281个贫困村全部实现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产业示范基地(园)覆盖带动。

  另外,在粤桂扶贫协作方面,肇庆市鼎湖区落实52个单位、企业与昭平县57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发展扶贫产业,率先实现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这一做法被国务院扶贫办作为创新先进典型在全国推广。

  3  推广多种消费扶贫模式

  今年4月29日,“壮美广西·三月三暖心生活节”之“市长来了”(贺州站)直播活动启动,贺州市副市长覃志东“化身”主播为贺州产品“带货”,向全国网友推介贺州扶贫产品。另外,县(区)领导也走进直播间进行“吃播”,为贺州名特优农产品代言。

  贺州市积极搭建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推动农特产品网上销售,一键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目前,全市建成755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农特产品上线22类50种,注册用户3万多人。

  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一直以来,贺州市积极探索推广多种消费扶贫模式,不断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力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任务稳中提质。

  围绕推动全力“东融”,贺州市以开展粤桂扶贫协作消费扶贫对接为抓手,先后与肇庆市、广州市签订农业产业扶贫合作框架协议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建设市际合作框架协议,高标准建成全区首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蔬菜备案基地。

  贺州市农业农村局积极组织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参加第18届广州交易会、广东省脱贫攻坚成果展、广州国际天然有机食品展览会、深圳国际现代绿色农业博览会等展销活动,真正打通了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接进入粤港澳大湾区为主体的广阔消费市场的渠道。

  今年举办的“2020年粤桂扶贫协作消费扶贫对接活动”暨第18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广州)交易会,共有18个贺州企业参展。现场销售农产品超过2吨,销售额达43.74万元。同时,还进行招商洽谈50多场、促成27笔共5453万元的销售合同,意向成交1.43亿元。来自粵港澳大湾区等21家企业与贺州市达成了农业项目投资和农产品采购意向,涉及金额6.34亿元。

  4 聚力做强做优扶贫产业

  “我们做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确定好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并贯彻落实好特色产业以奖代补政策,服务好贫困群众产业发展,全力对接农产品产销,使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热情高涨。”贺州市市长林冠表示。

  贺州市农业农村局还聚焦引领抓典型,激发“主动发展、争相脱贫”的内生动力。一方面,强化科技支撑,发挥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作用,组建了21支特色产业扶贫技术专家服务队,遴选了1812名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培育了1572名致富带头人,实现281个贫困村均不少于5名致富带头人,以“领头羊”“排头兵”服务贫困群众,打通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2020年,全市累计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392期,培训贫困群众1.58万人次。

  另一方面,认真总结推广典型范例,讲好“贺州产业扶贫故事”,树立贫困群众身边的“致富好榜样”,引导贫困群众主动参与产业生产经营活动,破除“等靠要”思想,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根本性转变。

  贺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领导表示,下一步,该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及贺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勇当先锋、敢打头阵,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牢牢抓紧抓细抓实、抓出新成效,聚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二者“顺利转段、接续发力”,聚力做大做强做优扶贫产业,确保贺州市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贺州市广大农村与全国全区一道同步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