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会概况
  • 协会动态
  • 深度报道
  • 资讯
  • 信息部
  • 会员部
  • 培训部
  • 会展部
  • 专委会
  • 数据中心
  • 当前位置协会首页 > 百科 > 生产 >

    觉农龙井的采摘与加工

    时间:2009-03-05 15:44 来源:中茶协 作者:ctma 点击:


     1. 鲜叶采摘

        采摘时间
        茶树蓬每平方米内达到10~15个标准茶芽时为开采适期。

        鲜叶分级
        鲜叶的分级指标见表1。
       ―――――――――――――――――――――――――――――――――――――    
        级 别 鲜叶指标
        特级 一芽一叶初展,芽长于叶,芽叶匀齐肥壮;不带茶蒂、单片、紫芽、茶果病虫斑点叶。
        一级 一芽一叶,芽叶匀齐;不带鱼叶、鳞片、单片、碎叶、老叶、紫芽、梗杂。
        二级 一芽一叶为主,一芽二叶在20%以下,芽叶完整;不带老叶、紫芽、梗杂。
        三级 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各占50%左右,芽叶完整新鲜;不带梗杂、老叶。
       ――――――――――――――――――――――――――――――――――――――   

        采摘方法
        鲜叶应分批按标准采摘。
        采取提手采摘法,严禁掐、捋、抓等不正确方法。
        鲜叶盛装、运输、贮存
        鲜叶采摘用竹篓、竹篮、竹筐,不得用布袋、塑料袋。
        鲜叶运输用大的透气性良好的篮、篓、筐,不得使用布袋、塑料袋等包装材料。不得与有异味、有毒的物品混装,防止日晒、雨淋。在4小时内必须运到茶厂。
        鲜叶盛装、运输、贮存过程中,应轻放、轻翻、防压,以减少机械损伤,防止鲜叶发热变红。

        2. 加工工艺

        鲜叶摊放
        摊放场地应清洁卫生,无异味,不受阳光直射,空气流通。
        摊放程度、时间:鲜叶摊放后,叶含水率72%左右,以100kg鲜叶计算,经摊放后余重86kg~88kg为宜;摊放时间为4h~12h。摊叶厚度不超过3cm。
        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的鲜叶需按大小、老嫩分开摊放,分别付制。

        青锅
        青锅工具:龙井炒锅,多功能机。
        青锅投叶量:特级茶(100~150)g/锅,一、二级茶(150~200)g/锅,三级茶250g/锅。多功能机投叶50g/槽。
        青锅炒程度:青锅温度90℃~100℃,掌握先高后低,时间12min/锅~14min锅;运用带、抖、捺、搭等手法使茶叶逐步包拢,略叠成扁条,身骨挺直,用力先轻后重;青锅后叶含水率约20%;色泽青绿,清香,在制品呈扁平形。
        回潮:青锅后先把在制品簸去碎末,再薄摊在竹匾内回潮,使茎、叶间水分分布均匀。回潮时间0.5h~1.5h,以防色泽变暗。
        回潮叶在辉锅前应先筛分,使茶叶匀齐,便于辉锅做形。

        辉锅
        辉锅炒制用具: 龙井炒锅,多功能机。
        辉锅投叶量:经回潮筛分的在制品特级茶(100~150)g/锅,一、二级茶约250g/锅,三级茶约300g/锅。
        辉锅温度:锅温为65℃~70℃,应掌握先低后高,在起锅前3min,略为提高锅温。
        辉锅时间:总历程16min~18min,运用磨、抓、压等手法使茶叶达到扁平挺直,光滑尖削,在制品含水率达到6%以下为足干。
        整理:出锅的茶叶应在散热后立即用相应的号筛进行筛分,并结合簸、拣等手段割出碎末,簸出黄片,拣梗剔杂,分级归堆。
        多功能机辉炒:投叶量约100g/槽次。炒制过程使用“轻、中、重”型压力棒,使茶叶更扁平。其成茶筛分整形与手工炒制茶相同。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图片报道

    >>更多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手机版 | 大事记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留言 | 网站地图 | 协会帐号 | 诚聘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