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您的位置:协会首页 > 百科 > 正文

西湖龙井茶叶是这样炒出来的(图)

时间: 2013-04-26 09:14 来源: 杭州网 作者:徐博

西湖龙井茶叶是这样炒出来的(图)

炒茶锅内的温度:278度。

西湖龙井茶叶是这样炒出来的(图)

老茶农的手掌常年略带焦黑,每年都是旧伤未复新伤又起。

西湖龙井茶叶是这样炒出来的(图)

保存龙井新茶,一般在二三个月后就要换一次生石灰。

  4月25日讯:青青茶园,灿灿春阳。每年的冬末夏初新芽微微冒头,茶农们的心就被这些“小不点”叶片死死拴住了。从春寒料峭的2月底,茶农们就得不时上山检查芽叶的生长情况。到了3月初,每一天的气温、雨水、芽叶的变化,对茶农来说都是最严苛的考验。

    采摘:一不小心茶芽也会“出血”

    现在,群体种采摘已过,老茶农也终于能稍稍得闲。

   “那20多天的茶忙期每天也就能睡三四个小时。白天茶叶摘回来,晚上炒茶要到半夜12点,凌晨3点再起床去卖茶。”茶农说,“那时候的茶叶可是一天一个价,不敢耽搁!”

    西湖龙井之所以宝贝,是因为它的采摘期极为短暂,一般谷雨之后,西湖龙井茶基地一级保护区内就不会再采摘龙井茶了。而且,西湖龙井茶按照特级至三级茶鲜叶的要求,采摘标准也异常严格。

   “采摘的时候要掌心向下,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叶上的嫩茎,向上轻提,芽叶就自然折落在掌心里了。”一位老茶农边做示范,边叮嘱记者,“手力过大,或者手势少有差池,叶茎就会‘出血’,渗出红色的汁液,影响茶叶的颜色。”这绝对是个技术活。

    而且,为了采到嫩、匀、净、鲜的鲜叶,采摘时枝头夹带的老叶、老梗、夹蒂之类的“零碎”可都是“眼中钉”,一律不采。只挑那些一芽一叶和一芽两叶的。

    炒制:278度高温炒出上等西湖龙井

    上好的龙井茶,三分看茶青,七分看炒功!炒制过程更不用说有多讲究了,“抖、搭、拓、捺、甩、抓、推、扣、压、磨”号称十大手法,具体采用哪些手法,还得根据特定的茶叶品种和原料来“量身定做”。整个炒制过程全凭手工在一口特制的光滑铁锅中上下翻飞,用茶农们的术语说,这叫“茶不离锅,手不离茶”。

    第一次拜见炒茶高手,与他握手时,记者明显觉得“手感”异常“坚硬”。礼貌性地翻过炒茶人的掌心,发现手掌上还有大片的焦黑色。本以为这是今天照顾茶园时留下的污渍,细聊才知道这是去年炒茶未愈的疤痕,“每年都是这样,旧伤未复新伤又起。”他轻描淡写地笑笑,稀松平成。

    记者却恍悟,难怪现在,即使在茶村里,也没有几个年轻人愿意继承这炒茶的手艺。只一条,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炒茶锅里的高温!

    炒茶锅里的温度究竟有多高?

    茶农唐小军师傅曾经专门做了个测量,结果是——278.3度!这样的温度下,手上功夫稍显逊色,茶叶就会顷刻焦掉,所以,整个春天,每一天都要用手来和这样的高温做面对面的“对抗”。没个几十年的功夫,根本无法适应这样的温度。看看老茶农常年略带焦黑的手掌便可知其中艰辛。

    现炒现卖的茶叶其实滋味挺“差劲”

    春茶大卖的时节,不少游客云集的地方,总能看到大铁锅一摆,便有人现场炒茶现场卖。架势十足,但价格不贵,这样现炒现卖的茶叶真的如商家所说:最新鲜、最好喝么?

   “且不说这样的茶叶品质好坏,至少这样炒出的茶大多只有茶青味儿,喝不出龙井特有的豆花香。”一位茶商告诉记者,“采摘下来的鲜叶付炒前,鲜叶必须经过摊放,一般需薄摊4-12小时促使芽叶内成分发生有利的理化变化。”

    整个茶叶加工过程中,“摊放、青锅、摊凉(筛分)、辉锅、(筛分)挺长头”环环相扣。而市场上现炒现卖的龙井茶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产品,缺少了最重要的环——“收灰”。

    要想品到更香醇的龙井,收灰是茶农们的“杀手锏”——找个小的布袋和一些生石灰块,将生石灰块放入小布袋中,然后将布袋口子扎紧再把小布袋埋在龙井茶里。

   “1公斤龙井茶里放大约3两的石灰块就够了”茶农说,最后,把茶叶放在密封、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一般“收灰”5~7天就可以收关了。经过这样处理的茶叶,保质期平均为十八个月。当然,如果不开封,保存个两三年,茶叶依旧可以完好如初。

    另外,茶叶冲泡的后,可千万不能够“焖”几分钟,否则茶叶会被活活“焖熟”,失去鲜爽。

    相关链接:新茶咋保存效果最好?

    西湖龙井新茶买来后,妥善的保存方法至关重要。最近的一项网络调查结果显示,“放在冰箱里保存”的投票率高达71.43%,还有人说“放在米缸里”“放在肚子里最保准”“放在生石灰里”……一时间,大家的讨论五花八门,为此,记者特意向中国茶叶博物馆和老茶农们请教了一二。

    重香气,用生石灰  重色泽,放冰箱

   “要保留茶叶最佳的香气,生石灰最好;想保存茶叶最佳的色泽,冰柜或冰箱冷藏最好。”中国茶叶博物馆的朱阳说,他们馆中的茶叶基本上都是采用这两种方法保存的,保存个一年半载,茶叶的香气和色泽依然完好如初。

    相比之下,放在冰箱里,能保持茶叶的色泽但是香味要差很多,要是放在了鱼啊、肉啊、酱鸭啊这类“重口味”的食物旁边,那这茶香不出三天,就会完全变成“肉香”了。因为茶本来就有类似“吸附剂”的功能,最容易吸收异味,不要让茶叶变成冰箱的“除臭剂”哦。当然,如果您的目的是给冰箱除异味,那废弃的茶叶也是个不错的帮手。

    至于放在米缸里,是为了给茶叶防潮;放在热水瓶,是为了让茶叶隔绝空气,免于氧化。其实原理都是大同小异,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两种方法的实际效果却远不如生石灰和冰箱来得方便和显著。

    保存西湖龙井 老底子的方法最好

    用生石灰保存茶叶是老底子传下来的方法,直到现在,梅家坞的茶农们还多用这种方法保存茶叶。

   “把块状的生石灰放进瓦缸或铁桶之类的容器,把茶叶用草纸、牛皮纸之类透气的纸包成小包,然后一层茶叶一层生石灰装进去。喝一包取一包,尽量减少茶叶与氧气的接触。”梅家坞的老茶农们说,虽然麻烦了点,但这却是保存西湖龙井这类绿茶最得当的方式。家里很快就喝完的茶叶,也不用这么讲究里,把茶叶封好,随便放进石灰罐里保存效果也不错。

    但要注意的就是,得时常更换生石灰,“生石灰是块状的,当它发潮的时候就会散掉成粉状,这时候就要及时更换生石灰。”朱阳说。

   “当生石灰吸收了80%的水分时,就得更换。”老茶农凭着经验扳了扳手指头,说“一般保存新茶,在二三个月后就要换一次生石灰”。

    除了把茶叶放进石灰罐避光、除潮、隔绝氧气,还得给它找个凉快的地方。实验表明,温度愈高茶叶品质变化愈快。温度平均每升高十摄氏度,茶叶色泽褐变速度将增加3-5倍。所以,“懒人”们一般把茶叶放在3——5度的“冷藏”档就好。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