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讯:据试验示范统计,在幼龄茶园搭棚套种栽培出来的鲜香菇,每亩产量达2.4吨;在投产茶园及中低产茶园内铺草套种栽培出来的鲜香菇,每亩产量达1.3吨。这些套种食用菌的生长不仅不影响农户茶叶本身的收益,反而增加了在茶园中套种的食用菌收入,同时,还由于其相关的生态作用,改善了茶园生态环境,提高了茶叶的质量和品质,为茶园的节本增效,开辟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茶-菌复合生态生产模式”这一技术,操作简便,增收效益突出。其主要特点:一是将冬季茶园施用基肥这项原来就属于茶园管理基本投入的过程,转变为了在茶园内套种食用菌栽培这一生产过程,其相关技术的运用不仅充分利用了茶园环境,而且创造了一种新的生产环境,使茶园获得了更为充分的养分输入,使茶农、茶企获得了新的收入;二是在最经济实惠地利用茶园水分的同时,起到了为茶树保水、为茶园保墒的双重作用,套种了食用菌后的茶树与不套种食用菌的茶树对比,均表现出萌芽早、芽头多、叶片绿等生长旺势,实现了一举多得。
在茶园中套种食用菌的栽培模式显现出五个优点:
一是明显的增加了茶园的经济收入;
二是套种食用菌后,其产生、转化的物质和栽培食用菌所产生的遗留物不仅对茶园无害,而且作为优质的有机肥留在了茶园土壤中,使茶园土壤和茶树生长环境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三是该生产模式改变了原茶园中“茶树-土壤”二级物流、能流、信息流的简易生产体系,形成了新型的“茶树-食用菌-土壤”三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流的生态型生产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四是在茶园内套种食用菌技术的运用,不仅能有效的替代茶园冬季施用基肥这一传统的基本管理要素,而且能巧妙的将茶园传统管理的生产成本,转变成生产食用菌的过程,达到充分利用茶园环境资源,获得产生新的经济效益的成果;
五是在茶园内套种食用菌与在茶园内套种其它经济作物相比,具有“生产周期短、易形成规模效应、附加值高”的特点,加之食用菌菌种的多样性,可实现在茶园内周年套种、生产的要求,产生“短、平、快”的经济效果,这一点目前是在茶园内套种其它经济作物还难以达到的;
结合茶园实际,可制定的不同“茶-菌套种方式”,其操作简便易行,投入产出比高,并且不破坏和损伤原有茶园,易被茶农、茶企广泛接受,有利于这一先进实用技术的运用、普及、推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