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热线:010-66012403(周一至周五 9:00-17:00)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您的位置:协会首页 > 百科 > 正文

防风氏煮茶与“防风神茶”

时间: 2013-03-20 13:27 来源: 绍兴县报 作者:汪志成

  3月17日讯:四千多年前,华夏大地洪水滔滔,浊浪翻滚,老百姓有的逃到树上,有的逃到山上,许多老人、儿童、妇女则被洪水卷走,水面上到处漂浮着尸体,那情景真是惨不忍睹。为此尧帝和舜帝竭力呼吁各诸侯国行动起来,共同抗洪治水。汪芒古国的国君防风氏积极响应,率领他的数万臣民先后参与了由鲧和禹指挥的抗洪大军,这是人类第一次向大自然开战。

  汪芒古国是闻名的巨人之国,防风氏率领的治水大军个个魁伟骁勇,力大无比,他们常常趟在洪水里一干就是几天几夜,奋力建堤筑坝,开沟挖渠,帮助老百姓排忧解难,所到之处无不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汪芒古国有喝茶的嗜好,在抗洪治水的间歇,勇士们坐在山头上,防风氏就在山头上用几块石头支起一只瓦罐,用橘皮和野芝麻煮茶给大家喝。百姓们为了感谢这些治水英雄,也主动采集来许多野生的青毛豆,供他们当粮食。为了使青毛豆不腐烂变质,防风氏就将这些青毛豆用盐水煮熟,再用炭火烘干,这样就便于携带着长途跋涉,随时可以充饥。

  用烘青豆充饥,嚼起来比较费力,因此有一次防风氏在煮茶时干脆将烘青豆也倒入茶水中,结果这茶变得更加清香可口,不但解渴还解乏,大家喝了都欣喜不已。后来中医研究认为这种茶可祛湿补气,有健身作用,于是人们就把它叫做“防风神茶”。

  一日,防风氏得到消息,说是大越(今绍兴一带)突发特大洪水,他就带领数千人马火速赶赴大越,勇士们趟着滔滔洪水奋力前行,一路上他们把一个个被洪水围困的老百姓转移到山坡上,同时他们一路开沟排水,筑坝挡洪,保住了一部分老百姓的住舍和田园。经过三天三夜的长途跋涉,防风氏和数千勇士终于来到一片三面环山的高地上,汹涌的洪水在这里止步了,所以后人把这个地方叫做“平水”。

  防风氏和数千治水英雄的到来,使平水的老百姓喜出望外,纷纷出来迎接他们,拿来好吃的山果子慰劳他们。一位老药农看到这些治水勇士身上的伤口经过洪水的长期浸泡已经化脓溃烂,他就马上到后来被叫做日铸岭的山岭上摘来一种树叶,用水煎煮后给勇士们洗伤口,说来也真神奇,用这种树叶煎煮的水洗过后勇士们身上的伤口有了明显的好转。

  勇士们在平水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又要继续赶路。平水的老百姓就从山岭上摘来许多洗伤口的树叶,供他们在路上用。从此以后,防风氏一边为大家用橘皮、野芝麻、烘青豆煮茶,一边用从平水带来的树叶煎煮汤汁,大家都把这种树叶当成了宝贝,煎好的汤汁洗后有剩余的就装在陶瓮里带走。

  有一天,防风氏带领数千勇士经过一片干旱地带时,随身带的茶水都早已喝光,只剩下了陶瓮里的半瓮洗伤口用的汤汁,防风氏忍不住喝了一口,结果这一喝他就感觉味道好极了,叫大家都来尝一口,大家尝了都说好,都说从来没有喝到过这么好的东西,又解渴,又提神。之后大伙就把这种树叶叫做茶叶,把生长这种树叶的灌木称为茶树。

  后来,防风氏带着他的部下再次路过平水时,从茶树上采摘了许多茶籽,栽种到他们治水经过的地方,其中栽种到杭州梅家坞的后来成了“西湖龙井”,栽种到安徽西坑坞的后来成为“黄山毛尖”……受防风氏的影响,他的后代们也成了制茶卖茶的高手,以至后来成为驰骋大半个中国、辉煌数百年的徽商。

  如今,中国的茶叶已经成了享誉世界的名品。但老百姓为了纪念防风氏这位治水英雄,依然在用橘皮、野芝麻、烘青豆煮“防风神茶”,这一风俗至少在杭嘉湖一带已流传了四千多年。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